3D Printed Models Used in the Mayo Clinic's First Face Transplant.mp4_20170.jpg (101.16 KB, 下載次數: 171)
下載附件
2017-2-21 14:47 上傳
3D Printed Models Used in the Mayo Clinic's First Face Transplant.mp4_20170.jpg (61.54 KB, 下載次數: 151)
下載附件
2017-2-21 15:04 上傳
迄今為止,3D打印技術已經幫助全球很多患者擺脫了病痛的折磨。今天,南極熊再為您介紹一個經典案例,就是圖片中這名從毀容中重生的美國男子Andrew(Andy)Sandness。
Sandness的毀容是他在2006年因抑郁癥舉槍自盡未果造成的。當時他年僅21歲,正值人生大好時光,所以過去這10年來,他一直過得十分痛苦。不過所幸在2016年6月,他終于等到了合適的捐獻器官。最后,Mayo Clinic醫(yī)院的整形專家為他實施了面部移植手術,令他重獲新生。
面部移植手術本身就很少見,而Sandness的情況又更加復雜,因為他眼睛下面幾乎所有的組織都需要重建。所以,這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整形手術足足進行了56個小時。其中前24小時用于收集供體皮膚、組織、骨骼、肌肉和神經,后32小時用于面部重建。不過,得益于3D打印模型和導板、3D圖像,以及虛擬手術規(guī)劃等新技術的采用,手術的難度降低了不少,最終也取得了圓滿成功。
3D Printed Models Used in the Mayo Clinic's First Face Transplant.mp4_20170.jpg (78.67 KB, 下載次數: 173)
下載附件
2017-2-21 14:47 上傳
3D Printed Models Used in the Mayo Clinic's First Face Transplant.mp4_20170.jpg (87.96 KB, 下載次數: 160)
下載附件
2017-2-21 14:47 上傳
3D Printed Models Used in the Mayo Clinic's First Face Transplant.mp4_20170.jpg (61.55 KB, 下載次數: 169)
下載附件
2017-2-21 14:47 上傳
其中,3D打印的模型和導板均是根據對Sandness傷處(下巴和鼻子)的掃描數據創(chuàng)建的,由3D打印巨頭3D Systems公司提供,作用與在其它手術中一樣,是幫助醫(yī)生研究并制定手術方案。正是因為有了它們,醫(yī)生才能提前確定該如何將捐贈者的面部骨骼切割成最契合Sandness面部的形狀,然后以活體組織填充,再移植給他。下面的動畫就展示了這個步驟:
由于手術之后,重建的面部需要時間恢復,Sandness等了幾周才見到了他的新面孔。但這樣的等待完全值得,因為在10年后再次照鏡子的那一刻,他驚呆了。
3D Printed Models Used in the Mayo Clinic's First Face Transplant.mp4_20170.jpg (143.59 KB, 下載次數: 182)
下載附件
2017-2-21 15:04 上傳
之后,為進一步修飾面部,加速神經再生,以及改善舌頭功能,Sandness又接受了第二次手術。現在,經過了1半年多的恢復,他終于再次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毫無疑問,3D打印等新技術的采用是這場手術的關鍵。相信隨著它們的進一步普及和相關成本的下降,未來必定會有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
延伸閱讀:
《【重口味,膽小慎入】3D打印假體助癌癥男子恢復容貌》
《3D Systems推出“頜骨與牙齒重建手術”虛擬規(guī)劃系統(tǒng)》
《3D Systems將VSP®虛擬手術規(guī)劃服務延伸至顱面手術應用》
南極熊,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點擊進入網址http://www.lhkhtyz.com/
編譯自 3DPRINT
|
上一篇:天津實現3D打印模擬骨腫瘤手術 新技術助力精準治療下一篇:這家公司用3臺金屬3D打印機,生產人關節(jié)植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