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白路歌、王玲
供稿單位: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來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增材制造技術(3D打。┓謺
生物組織中高細胞密度特征(HCD)對維持組織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天然人體組織的細胞密度通常為10億-30億個細胞/mL,然而目前用于組織生物打印的細胞密度僅為100萬-1000萬個細胞/mL。此外,由于缺乏在組織內(nèi)部同步制造可灌注血管網(wǎng)絡的能力,工程組織的厚度受到限制。因此,為了更貼近天然組織,在3D工程組織中實現(xiàn)HCD打印和高分辨率血管網(wǎng)絡打印至關重要。
近年來,基于數(shù)字光處理(DLP)的生物3D打印由于其高分辨率、高細胞活力和高速度而成為一種有前途的生物制造技術(圖1D)。在理想情況下,打印層將與光投影截面的形狀完全匹配。然而在生物墨水中摻入細胞會引起嚴重的光散射,導致打印層不能復制投影截面的精細細節(jié),所以目前相關研究僅限于低細胞密度(≤1000萬個細胞/ml)。
為了解決此問題,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Shaochen Chen團隊在GelMA生物墨水中加入碘二醇(IDX),從而可以精確地調(diào)整生物墨水的折射率,使其與被包裹細胞的細胞質(zhì)折射率相匹配,最大限度地降低細胞引起的散射效應(約10倍),從而大大提高分辨率 (圖1B,1C)。使用此改良墨水,研究者實現(xiàn)了250μm厚度的輻條形和雪花形3D結構的HCD(1億個細胞/mL)高精度(≤50μm)打印。
pic2134.jpg (108.16 KB, 下載次數(shù): 672)
下載附件
2023-12-27 15:29 上傳
圖1 基于DLP生物打印方法實現(xiàn)HCD高精度打印
研究者使用研發(fā)的生物墨水,摻入4000萬個細胞/mL,3D打印了尺寸為17mm × 11mm × 3.6 mm的預血管化厚組織結構(圖2A),其中血管直徑范圍為250 ~ 600 μm(圖2B,2C,2D),隨后使用微流體蠕動泵對組織進行灌流培養(yǎng)至14天(圖2A)。結果表明,用于灌注培養(yǎng)的血管網(wǎng)絡提高了細胞存活率(66%)(圖2E),細胞沿著打印的管腔形成了致密而均勻的內(nèi)皮細胞單層,打印管腔外出現(xiàn)血管新生,而且出現(xiàn)了兩個血管通道合并/分裂現(xiàn)象(圖2F,2G),這證實了HCD高精度3D打印功能化預血管化組織的可行性。
pic2135.jpg (112.35 KB, 下載次數(shù): 672)
下載附件
2023-12-27 15:29 上傳
圖2 血管化可灌注厚組織的3D打印及結果表征
研究者通過在GelMA生物墨水中添加IDX,同時實現(xiàn)了HCD、高活力和高分辨率的3D生物打印,制造了厚組織內(nèi)精細血管網(wǎng)絡,這項工作代表了在3D生物打印中實現(xiàn)高分辨率和HCD的最先進技術。此外,這種技術可拓展應用于大多數(shù)生物材料和細胞類型,除了DLP方法之外,該方法還可以應用于其他基于光的3D打印技術,為制造功能性大規(guī)模、臨床可移植的組織或器官提供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You S, Xiang Y, Hwang H H, et al. High cell density and high-resolution 3D bioprinting for fabricating vascularized tissues[J]. Science Advances, 2023, 9(8): eade7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