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美國陸軍工程研發(fā)中心(ERDC)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彭德爾頓營地3D打印了一個32英尺長的鋼筋混凝土人行天橋。 該研究中心的的負責人機械工程師Megan Kreiger表示:“我們的目標是3D打印現(xiàn)代版橋,如果我們能夠建造一座能夠支撐坦克的橋梁,那將是非凡的。”
us-army-engineers-3d-print-reinforced-concrete-footbridge-at-camp-pendleton-1.jpg (41.32 KB, 下載次數(shù): 102)
下載附件
2019-1-14 09:50 上傳
3D打印行人天橋并不容易,尤其在下雨天更難打印。這座橋已經(jīng)成功打印,行人天橋試點項目并非Kreiger參與的第一個成功的大型3D打印項目。 去年,該團隊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nèi),在一個軍事基地現(xiàn)場為一個32英尺x 16英尺的營房完成了9.5英尺高的鋼筋混凝土墻的3D打印。
us-army-engineers-3d-print-reinforced-concrete-footbridge-at-camp-pendleton-2.jpg (42.1 KB, 下載次數(shù): 92)
下載附件
2019-1-14 09:56 上傳
Kreiger在密歇根理工大學(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開始了解3D打印,她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研究生學習期間負責3D打印實驗室。她于2015年加入美國陸軍工程研發(fā)中心。
ERDC還計劃在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任務中使用3D混凝土打印機。作為自然災害現(xiàn)場的第一批軍事服務,ERDC擅長提供食物和水,但很難提供住所。在許多地方,水泥比木材更容易獲得,軍隊可以迅速打印房屋,學校和社區(qū)建筑,以取代被摧毀的房屋。 Kreiger認為,在沒有模板的情況下創(chuàng)建定制混凝土結構所需的有限勞動力具有巨大的意義。
Kreiger說:“我的目標是將增材制造結構作為一種可行的方法,并將大規(guī)模3D打印的優(yōu)勢引入軍事和商業(yè)建筑,我希望通過3D打印推進并測試建筑行業(yè)的極限!
us-army-engineers-3d-print-reinforced-concrete-footbridge-at-camp-pendleton-4.jpeg (31.15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2019-1-14 10:05 上傳
us-army-engineers-3d-print-reinforced-concrete-footbridge-at-camp-pendleton-3 (1).jpeg (74.16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2019-1-14 10:05 上傳
而就在1月12日,目前世界最大規(guī)模3D打印混凝土步行橋在上海智慧灣科創(chuàng)園落成。該工程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南置地數(shù)字建筑研究中心徐衛(wèi)國教授團隊設計研發(fā)、并與上海智慧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造。
該步行橋全長26.3米,寬度3.6米,橋梁結構借取了中國古代趙州橋的結構方式,采用單拱結構承受荷載,拱腳間距14.4米。在該橋梁進入實際打印施工之前,進行了1:4縮尺實材橋梁破壞試驗,其強度可滿足站滿行人的荷載要求。
185731s0rgmvhxeexh1z61.jpg (143.79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2019-1-14 10:06 上傳
圖:中國的3D打印混凝土步行橋
編譯自:3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