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71.2 KB, 下載次數(shù): 334)
下載附件
2018-7-29 16:38 上傳
國際復合材料委員會副主席、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冷勁松:《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及其4D打。簷C遇、挑戰(zhàn)及應用》主題演講。
vbox6053_ANT_6904_142153_small.JPG (394.11 KB, 下載次數(shù): 308)
下載附件
2018-7-30 16:32 上傳
冷勁松:非常感謝組委會以及工信部領導的邀請,來做這個報告,我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冷勁松。
我給大家匯報的題目是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及其4D打印。跟前面幾位老師院士不一樣,我們這個材料是能變形的材料。
首先匯報一下智能材料。什么是智能材料?智能料是指能夠?qū)ν饨绛h(huán)境響應并且主動變形的材料,除了有母體材料、傳感信息材料還有驅(qū)動材料,也就是說環(huán)境變化傳感器能夠?qū)λM行感知,有驅(qū)動器對它進行驅(qū)動,同時融合信息控制。實際上智能材料和結構,是一個智能自主系統(tǒng),里面包括傳感器、驅(qū)動器,還包括人工智能信息處理系統(tǒng),當然母體材料什么材料都可以。
我的匯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形狀記憶聚合物及其應用,第二部分是4D打印,第三部分是展望。
形狀記憶聚合物,它跟金屬不一樣,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種能變形的智能材料,是驅(qū)動材料。
(PPT圖示)這是它的原理,初始狀態(tài)它是直的,當你加熱超過轉(zhuǎn)變溫度情況下這個材料變得很軟,你可以加外力,這個狀態(tài)加不了外力,它是硬的。加了外力之后變成這個材料,這個材料就固定住了,當你再加熱之后這個材料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所以這個材料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變形,從這個材料恢復到這個材料,恢復率99%點多。比如這個花打印出來,初始狀態(tài)是張開的狀態(tài),當你加熱變軟了卷起來之后,把力撤掉了就變成了這樣一個花。當你再加熱超過轉(zhuǎn)化溫度了,就會變成初始狀態(tài),也就是這個花會開。這個初始狀態(tài)和中間狀態(tài),和最初狀態(tài)都是硬的,什么時候軟的呢?變形的時候是軟的。
(PPT圖示)這是它的變剛特性,這個材料低于轉(zhuǎn)變溫度下很硬,高于這個狀態(tài)是橡膠態(tài),是軟的。當材料低于轉(zhuǎn)變溫度情況下很硬,是一個硬材料,它的彈性量很高,變形很小,當你加溫這個材料會變得很軟,會變成軟材料,也就是說這個材料的軟硬能隨著外界的溫度或者熱磁光電相變成,也就是這個材料能變形和變軟硬、剛度。
有了這個聚合物可以做成復合材料,一個是加上碳纖維,加上不同的增強顆粒,可以提高它的力學強度。第二是加不同的導電顆粒、導磁顆粒等等就可以讓它變形。我們學校從06年開始做形狀記憶聚合物,這一切都是熱固性的,轉(zhuǎn)變溫度比較高,最高300度,意味著不加熱到300度不會變形,加熱到300度會變形,這些都是熱塑性的。
(PPT圖示)有了聚合物可以做很多東西,有了聚合物可以做成復合材料,也可以做成泡沫,這是我們做的泡沫,初始狀態(tài)3厘米,加熱變軟了壓一個小餅,這時候把熱力去掉熱力不會開,再加熱會回到原來3厘米的狀態(tài)?梢杂泻芏喾椒▉眚(qū)動,最簡單的是電驅(qū)動,這個方向我們發(fā)了很多文章。我們可以用短纖維、碳纖維、鎳粉、碳納米管都可以,因為導電就會變熱,就可以驅(qū)動,可以加磁、微光、溶液,也可以用液體控制材料值,來讓它變形。放在磁場里面它自己變形,放在熱里面也會變形,放到光也可以變形。我們可以單個激勵它,也可以組合激勵它。這里有三片東西,黑白黑,加磁場的時候只有黑的變,我加射頻的時候下面的變形,我加熱的時候中間會變形,可以控制不同的激勵讓它變形,選擇性激勵它。 也可以做成自修復材料,比如這個材料有一個裂紋,一加熱裂紋消失了,就像人為什么能皮膚愈合,因為有血小板。我們這個材料除了能變形還可以修復。
未來的空間結構,這個材料本身狀態(tài)是硬的,鎖住的,當加熱會變軟,會打開,所以用它可以展開太陽能的帆板。我們做了實驗,太陽能的帆板,門板靠材料打開,就是太陽能帆板。06年17號衛(wèi)星做過驗證,后續(xù)還會做其他驗證。未來太陽能電池我們希望是軟的,硬的太大,不好折疊。可是軟的也有問題,剛度小,能夠折疊,硬的可以折疊,怎么辦呢?我們用這個材料把太陽能光磁板放在上面。比如初始狀態(tài)把太陽能材料鎖緊,一加熱可以張開。這個講法是08年奧運會張藝謀做的那個畫而來的。你也可以展開太陽能反射鏡,空間結構用它都可以展開,加熱、變形、展開、剛化。也可以做一些鎖緊機構,就像我的手,兩個手靠在一塊,一加熱鉤子變平了,直了,就可以打開,這是一個小衛(wèi)星,勾住它就開不了,你想讓它開的時候加熱直了彈簧就可以彈開,所以可以做鎖緊釋放機構。比如兩個手扣在一塊打不開,一加熱就可以打開。
中國2020年會發(fā)火星探測器,飛7個月到火星。我們希望給火星安一個轉(zhuǎn)體結構,加熱會打開,上面安一個相機,照自己,俗話說我們給火星探測器安一個自拍桿,是用材料變形伸出一個桿。
未來還可以做模具制造,這是一個復合材料纏繞的機構,兩邊細中間粗,材料怎么拿出來?傳統(tǒng)方法把水溶性石膏熔化了,我們這個方法是加熱變細了就可以拿出來,就是變形的心膜。我們做了模具以后一加熱,變細了、軟了就可以拿出來,越飛機的心膜越合適,能變軟也可以變小。我們用這個材料還可以做骨膜,這個材料可以加熱變軟,可以訓練,當你動完之后把熱去掉它又固定住了,加熱變軟了手指頭一扣就鎖住了,等到了醫(yī)生那里再加熱就可以打開了,可以打印,做骨折固定裝置。
(PPT圖示)這是我們學生做的,是一個衣服,濕度很敏感,濕度一敏感就會開一個小口,你就會感到?jīng)隹炝,你可以做衣服,也可以做空調(diào),做百葉窗。
下面介紹一下4D打印,實際上4D打印是3D打印的延伸,增加了一個緯度,1D、2D、3D,4D就是立體的,什么是4D呢?4D就是加了一個時間緯度,根據(jù)時間能夠改變形狀、改變特性、改變軟硬、改變顏色,這都叫一維,我都叫4D,打印之后這個東西能變形。比如衣服,女士的裙子,4D打印之后可以控制形狀的變化,就不會產(chǎn)生撞衫。4D是動的,可以變形,用什么材料變形可以選擇。打印方法有很多,各位老師都知道,有熔融的、立體光刻的,包括激光紙寫的,這些方法都可以做成4D打印。
我們學校最近這幾年做了很多打印的線,跟3D打印線直徑一樣,不一樣的是我們打完這個線能夠變形。比如可以用熱控制它、電控制它、磁控制它,不同的打印機都可以控制,不同的激勵方式讓它變形。這是很便宜的幾千塊錢的熔融機,加熱就可以變形,當然你可以通過電變形,也可以加磁場控制它變形。
(PPT圖示)這是打印一個橋,一加熱展開了就是一個橋,打什么都可以。
(PPT圖示)這是鳥巢,但光看這個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所以靠形狀識別物體的時代要過去了,因為形狀會變化。
未來心臟血管支架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打印,打印之后可以讓它張開,在磁場作用下可以張開。跟其他心臟支架相比不一樣,可以降解,可以控制6—8個月讓它降解。高分子復合材料有一個特點,可以控制它降解的速度,醫(yī)學研究表明,心血管支架在人體里面6—7個月之后就不需要了,因為這個血管長好了?墒墙饘僦Ъ懿坏貌怀鰜,降解困難,而且長時間還要離子吸儲,還要再長斑塊。所以我們現(xiàn)在做的這種支架能夠控制磁場,能吸收,可以控制降解時間。我們可以控制打印一個支架,加熱,通過磁場可以開開,6—7個月可以降解。
(PPT圖示)這是我們做的心臟封堵器。我們現(xiàn)在做的這個可以控制它的降解時間,因為小孩長的過程中金屬膜跟心臟不能一起長,所以非常痛苦。也可以做靶向治療,比如我有一個藥丸,里面有一些膠囊,我們定點精準的釋放,包括用泡沫也可以。比如癌癥細胞,我們靠泡沫變形可以擠壓癌細胞,或者代謝藥物在上面做釋放,特點一個是能降解,一個是可以定點靶向治療。我們可以編程做一個結構,你可以做一個小盒子自己列出來,可編程、可重構。也可以打印一些折紙結構。還可以打一些天線,我們用折紙結構也可以打天線,打完之后這個天線是硬的,加熱、加磁場它就會打開。
智能材料變形結構未來會融入我們的生活,從汽車到飛機,從微米到納米,小尺寸的也可以變,大尺寸的也可以。
(PPT圖示)左邊這個錄像是寶馬公司的變形汽車概念圖,現(xiàn)在它們也在跟我們合作,希望我們給它做變形概念車。這是變形飛機。我們希望未來智能變形結構,當然不一定非要增材制造,不一定需要打印,但是有的特殊結構,定制化的需要打印,這個未來會無處不在。
智能材料受到高度重視,我們國家從《中長期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25》以及《“十三五”產(chǎn)業(yè)發(fā)展指南》都列入了智能材料。
樵夫難為無米之炊,智能材料未來能監(jiān)測、自修復、自適應,是智能自主系統(tǒng)的重要物質(zhì)基礎。未來智能材料與信息處理、控制等融合,形成具有自主管理、自主執(zhí)行任務的智能自主系統(tǒng)。形狀記憶的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其4D打印結構,將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生物醫(yī)療、汽車,包括柔性電子,包括手機,因為手機目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0.8毫米的了,谷歌和西門子都出軟手機了,手機軟不是目的,因為太軟了你也不能控制它,我們的想法是能控制它,能讓它自己開,太軟也不行,不能承載。所以我們希望未來的材料第一能控制變形,第二是剛柔兼并,軟硬兼施,都能做到。
由于時間關系,我的匯報就是這些,謝謝各位。
|
上一篇: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高峰論壇演講摘要下一篇:西門子:《從原型加工到批量生產(chǎn):挑戰(zhàn)和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