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17-1-9 12:33 編輯
南極熊覺得,3D打印技術在保護文物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將文物轉換成信息進行保存,提供額外的保險。萬一文化遭到破壞,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進行修復或重建還原,有效避免了人類的歷史記憶被抹殺。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宮殿,是當時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位于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稱為“東內”。
water_800_600_53df3ce6c86b9.jpg (43.25 KB, 下載次數(shù): 371)
下載附件
2017-1-9 11:37 上傳
大明宮占地350公頃,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宮毀于唐末的戰(zhàn)亂。丹鳳門是唐大明宮中軸線上的正南門,東西長達200米,其長度、質量、規(guī)格為隋唐城門之最,體現(xiàn)其千般尊嚴、萬般氣象的皇家氣派。它的規(guī)制之高、規(guī)模之大均創(chuàng)都城門闕之最,對研究唐長安城和中國都城考古均有重要價值,被文物考古界譽為“盛唐第一門”。
223427oho8v485kixjzrqz.jpg (144.9 KB, 下載次數(shù): 353)
下載附件
2017-1-9 11:36 上傳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古老宏偉的建筑也慢慢的消失在歲月的長河,這對后人對中國古代建筑智慧的研究和弘揚帶來了阻礙。但是隨著3D打印技術和三維數(shù)字虛擬仿真技術的日益成熟。立晶3D打印通過電腦三維技術還原了大明宮丹鳳門城門。
QQ截圖20170109113725.png (771.36 KB, 下載次數(shù): 438)
下載附件
2017-1-9 11:44 上傳
3D打印技術再度還原現(xiàn)實。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wǎng)”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QQ截圖20170109113732.png (581.61 KB, 下載次數(shù): 415)
下載附件
2017-1-9 11:44 上傳
在今天中國經濟發(fā)展放緩。很多傳統(tǒng)行業(yè)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其中建筑設計就是其中之一,市場環(huán)境競爭的激烈。一個新的創(chuàng)新設計思路模式就急需得到革新。3D打印很可能將引發(fā)這場建筑設計之路上的戰(zhàn)役。它在公司或者設計院方案競標和投標的重點項目就可以帶來絕對的競爭優(yōu)勢。它的直觀表達,更容易、更好的傳達出設計師的所要表達的設計思路和設計意圖、理念。甲方和領導也更加直觀地領悟到設計師的設計創(chuàng)新和價值。這一切都源于3D打印技術。3D打印改變未來建筑設計的顛覆性的革命。
QQ截圖20170109113740.png (615.41 KB, 下載次數(shù): 403)
下載附件
2017-1-9 11:44 上傳
3D打印技術還原大唐盛世。這對遺址研究和保護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后人更好的了解大唐盛世。
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往往能夠為我們提供一些遙遠過去的蛛絲馬跡,幫助人們追溯曾經發(fā)生過的事情。然而,由于年代久遠,現(xiàn)存的歷史文物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慘不忍睹。如何修復,如何向人們展示文物之前的風韻、所蘊含的歷史價值。這時3D打印及3D打印技術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來源:西安立晶3D數(shù)字
|
上一篇:Millebot推出具有增材和減材功能的建筑3D打印機下一篇:200隊香港中學生決戰(zhàn) ,3D打印維多利亞港建筑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