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canning-sheds-light-on-mysteries-of-ancient-chinese-terracotta-army-1.jpg (27.33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2016-10-20 13:37 上傳
南極熊獲悉,位于中國西安的西北大學正在借助著名品牌阿泰克(Artec)的Spider手持式3D掃描儀“數(shù)字保存”在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發(fā)現(xiàn)的女性遺骸。這款掃描儀的分辨率高達0.1mm-0.05mm,十分適合用于捕獲復雜的紋理和極致的細節(jié)(如骨骼等)。另外,由于這種高精度掃描是通過混合幾何和色彩數(shù)據(jù)實現(xiàn)的,掃描過程完全不需要在文物上做任何標記(會損壞文物)。
3d-scanning-sheds-light-on-mysteries-of-ancient-chinese-terracotta-army-2.jpg (33.96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2016-10-20 13:37 上傳
目前,西北大學的研究者們已經通過這種方法保存下了這些骨骼的形狀和紋理。而借此,他們就可以更好地去探究有關這些骨骼所有者的一切(比如她們的身份和出處),從而進一步揭開秦始皇陵這座世界最大之一帝王陵墓的秘密了。
3d-scanning-sheds-light-on-mysteries-of-ancient-chinese-terracotta-army-4.jpg (27.59 KB, 下載次數(shù): 79)
下載附件
2016-10-20 13:37 上傳
“3D掃描已經成為了保護文物的重要工具,”Artec公司CEO兼總裁Artyom Yukhin表示,“在處理已有2000歲高齡并且仍將不可避免地遭受時間損壞的骨骼時,這種輕松3D建模的功能就顯得尤其有用。此外,它也有助于考古學、古生物學、以及人類學方面的專家進行全球性協(xié)作!
3d-scanning-sheds-light-on-mysteries-of-ancient-chinese-terracotta-army-3.jpg (24.39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2016-10-20 13:37 上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掃描骨骼,西北大學與警方合作將Artec掃描儀用到了顱面復原上。事實上,該校已經建成了一個由2000幅中國人類頭部CT圖像組成的醫(yī)療數(shù)據(jù)庫。其中的2000份樣本均被制成了臉部和頭骨的3D網格模型,可用于無法識別的頭骨顱面復原,比如未出土的遺骸或犯罪被害人,請關注南極熊3D打印網。
延伸閱讀:
《阿泰克與Threeding合作3D掃描歷史文物》
《3D掃描與3D打印或助被ISIS毀掉的珍貴文物重生》
《Artec攜手Threeding掃描保存東正教文物并提供相關3D打印服務》
編譯自 3ders
|
上一篇:韓國研發(fā)出蠶絲3D打印機,可制造兼容性更高的手術植入物下一篇:“偽”生物3D打印骨骼公司EpiBone獲百萬美元戰(zhàn)略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