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2-9-2 11:13 編輯
南極熊導讀:單壁碳納米管具有優(yōu)異的電子、機械、力學等性能,尤其是對電子和空穴都具有超高的遷移率,因此,國際半導體路線圖委員會認為該材料是未來,最有前景的新型器件材料。然而現(xiàn)階段想要制備該材料依然存在技術難題。
Gang-Wang-lightened_DSC4130-x-(2020)-large.jpg (666.81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22-9-2 11:01 上傳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王剛,發(fā)現(xiàn)了一種生產(chǎn)它們的新方法
2022年9月2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UC)的Lyding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了一種高效、可持續(xù)的3D打印單壁碳納米管薄膜方法,這是一種多功能、耐用的材料,可以改變我們探索太空、飛機設計和可穿戴電子技術的方式。
這種小而強大的材料,由直徑在1到2納米之間的碳基管制成,幾十年來一直受到研究人員的仔細研究。
貝克曼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前研究員王剛說:“我們受到了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輕質,又像金屬一樣堅固和導電材料的設想啟發(fā)。經(jīng)過多次嘗試,我們選擇了基于3D打印機的打印方式,生產(chǎn)出性能優(yōu)異、效率高的單臂碳納米管薄膜。”
4.jpg (263.1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2022-9-2 11:01 上傳
這種工藝易于擴展且對環(huán)境友好。放棄聚合物,轉而采用由碳粉、墨水和3D打印機組成的更簡單的配方,使團隊能夠制造出,比現(xiàn)有材料版本更堅固、更耐用的碳納米管薄膜。
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Joseph Lyding說:“我們從這些碳納米管中看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特性,他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和發(fā)表有關這種材料的文章。”
3.jpg (102.34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2022-9-2 11:01 上傳
△這種高效、可持續(xù)的3D打印單壁碳納米管薄膜的方法,足以適應航空航天和穿戴電子設備的理想材料
研究人員說,碳納米管像原木一樣躺在它們的兩側,大量聚集形成厘米到米大小的薄膜。Lyding解釋道:“將碳膜想象成一塊布,而碳納米管是布中的單獨線。唯一的區(qū)別是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衣服上的單根線!
王說:“雖然比線細約10萬倍,但碳納米管與羊毛、棉花和毛氈具有共同的特性。這種材料的機械柔韌性是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理想特性,即使在經(jīng)歷某種強度的“彎曲、扭曲和揉捏等變形后也不會斷裂!
作為貝克曼研究所的現(xiàn)任研究員,Lyding將該項目的成功歸,功于該研究所的世界級設施和協(xié)作環(huán)境。
Lyding-Group-LydingGroup_May2022_cropthin-edited-768x389.jpg (117.65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2022-9-2 11:01 上傳
△Lyding與研究小組
從航空航天到教室實驗
鑒于使用粉末、墨水和3D打印創(chuàng)建薄膜的簡單方法,該技術的直接應用不僅在航空航天,還可以在UIUC教室中大放異彩。
2022年春季,Lyding將該技術納入了由他開發(fā)的本科課程——電氣和計算機工程481:納米技術。其中包含由Dane Sievers領導的獨特實驗室體驗,允許學生打印自己的碳納米管結構并測量物理特性,如熱和導電性。
Lyding說:“學生們真的很喜歡這樣,尤其是動手實驗。對于他們的研究是激勵性的,它激發(fā)了一些學生自己都不曾知曉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