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探討3D打印技術與藝術和設計的關聯(lián)》
作者:吳逸飛
隨著近幾年輿論對于優(yōu)質偶像的反高潮,其本質是群眾對于娛樂內容的深度審視。過去公眾只在乎偶像們的外在人格,例如在熒幕上的演技、舞臺上的表現和綜藝上的人設。而如今大眾更關注于偶像們的真實人格,這種深層次的關注容易打破外在人格的偽裝,從志祥到亦凡,還有現在QQ音樂熱搜榜第一的力宏都體現了這種關注帶來的割裂。當然這樣的割裂不僅體現在偶像們的身上,同樣也盤踞在3D打印的設計中。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月球燈和3D打印肖像館就是最好的案例。在2014年的3D打印熱潮下,以3D打印技術為內容核心的衍生品迎來了一波消費高潮,但是隨著內容本身的底蘊不足,這波高潮馬上得到了降溫,所以內容才是3D打印設計的核心。優(yōu)質的內容才能經久不衰,而圍繞內容展開的設計就是衍生品設計。
Jietu20211227-114413.jpg (67.82 KB, 下載次數: 320)
下載附件
2021-12-27 11:44 上傳
△志祥、亦凡、力宏
由于現階段的3D打印技術和流水線無法完全適配產品設計,因此衍生品設計就成了從個性化定制通往產品設計道路上的中轉站。產品設計的核心是工具,它只是在工具的實用性上進行了美化。比如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出現的家用汽車、電子技術成熟后的個人電腦以及信息傳輸技術爆炸后的可移動電子穿戴設備,其根基都是工具。如今的3D打印技術還不足以直接作用于工具的制造,因而內容創(chuàng)作就成了唯一選擇。簡而言之比起走蘋果公司的路線,迪斯尼式的生產關系才是3D打印設計現階段該走的路。迪士尼是以內容為主的創(chuàng)意模式,從黑白電視機時期的米老鼠到數字時代的愛莎公主,都是通過動畫來推廣內容,迪士尼樂園和衍生品的熱銷都是建立在內容被大眾接受和喜歡的基礎上。我記得在迪斯尼剛在上海開設樂園時,萬達就提出要在迪士尼周邊開設相當數量的萬達樂園來對抗外來文化的輸入,萬達的戰(zhàn)略實則是農村包圍城市。戰(zhàn)略方針是對的,但是攻打的點選錯了。今天的農村不再是過去,網絡和電力的普及讓最偏僻的農村地區(qū)都能通過互聯(lián)網和電子設備來觀看好萊塢大片,所以內容的品質成了決勝的關鍵因素。
Jietu20211227-114417.jpg (26.32 KB, 下載次數: 305)
下載附件
2021-12-27 11:44 上傳
△蘋果和迪斯尼
之前我提到衍生品設計是圍繞內容展開的模式,這種模式的戰(zhàn)略方針要遵循先服務再創(chuàng)作的理念。而這里的服務主要是指設計和掃描,以手辦和逆向工程為例,前者需要給模型提供數據轉換、模型分離和細節(jié)調整的設計服務,對于后者則需要提供掃描和修復的服務。這些服務都是需要專業(yè)的3D打印設計師來實現,因而以3D打印服務為主的企業(yè)都配置了一定量的設計師。從業(yè)務角度看,我們通過優(yōu)質的設計和掃描服務來吸引優(yōu)質的內容。從深層次的視角分析,我們需要在服務過程中分析優(yōu)質內容的內在邏輯以及累計經驗,從而為自主品牌搭建好基底。這樣的模式讓我想到了鐘薛高,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先為冰淇淋行業(yè)做廣告推廣業(yè)務,熟悉業(yè)務之后才自己創(chuàng)辦了鐘薛高。雖然我們處在不同的行業(yè),但核心都是先服務再創(chuàng)作的戰(zhàn)略思想。
Jietu20211227-114423.jpg (50.67 KB, 下載次數: 316)
下載附件
2021-12-27 11:44 上傳
△鐘薛高
結合上篇文章,我提出了3D打印設計應該擺脫個性化的枷鎖,全面向產品設計靠攏。而由于技術和生產線的約束,在實現產品設計前我們需要在衍生品設計的中轉站里停留一段時間。在停留的時間里我們需要以內容為核心進行戰(zhàn)略布局,其中設計和掃描的服務尤為重要。這些服務是需要專業(yè)的3D打印設計師來提供,因此下篇文章我將談及什么類型的設計師是3D打印服務現階段的剛需。
|
上一篇:吳逸飛:產品設計是3D打印技術的紅玫瑰下一篇:吳逸飛:3D手板行業(yè)可通過設計服務提高客戶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