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梁拓,高琳 供稿單位: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近日,西蒙弗雷澤大學3D打印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折疊結構,目標是開發(fā)一種低成本的便攜式呼吸機,其突破點就是3D打印的折紙管。為此目標,研究團隊開發(fā)了一種可靠的采用機械可調 3D 折紙結構設計的主動安全氣囊及通風控制系統(tǒng)。呼吸機中的呼吸機框架、3D 折紙管以及3D架構傳感器的導電路徑均采用了3D打印技術,由熔融長絲制造 (FFF) 3D 打印機完成打印。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Flexible and Printed Electronics》期刊。 基于 3D 折紙結構的主動安全氣囊展示了可靠和可重構的特性。通過調整折紙結構的重復單元模式的角度參數(shù),整個折紙結構的風量和剛度可以被定制,以提高作為主動安全氣囊的性能,其壓縮前后的體積比約為85%。
同時3D 折紙管在壓縮力下的旋轉行為允許安全氣囊中的更多功能,例如結構化壓力傳感。折紙式安全氣囊上帶有電位測量機構的3D打印結構傳感器允許準確監(jiān)測呼吸機電路中壓力傳感器的測量氣壓。通過 3D 打印的可重構折紙管可以實現(xiàn)具有特定氣流速率的目標風量的準確輸送。
Jietu20211216-100422.jpg (21.98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2021-12-16 10:05 上傳
圖1 設計的 Krisling 折紙模塊及其機械行為
Jietu20211216-100426.jpg (32.97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2021-12-16 10:05 上傳
圖2 使用 3D 折紙在軸向壓縮下的旋轉行為的架構傳感器示意圖
Jietu20211216-100430.jpg (41.19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2021-12-16 10:05 上傳
圖3 機械呼吸機原型示意圖(a)和呼吸回路接口(b) 最后,研究人員展示了組裝完成后的呼吸機結構,使用可重構3D折紙安全氣囊的機械呼吸機顯示出較高的可靠性。此外還展示了3D打印技術作為“Prosumer”概念的優(yōu)勢,如果有3D打印機和最少數(shù)量的電子元件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制造呼吸機。因此,所展示的呼吸機相對不受約束,以適應未來大流行的升級。
參考文獻:
[1]TH Kim, X Min, D Baker, W Lee and WS Kim. 3D architectured air sensing tubes for a portable mechanical ventilator. Flexible and Printed Electronics.2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