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近30年,數(shù)字化技術在全球口腔修復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深入和廣泛, 但我國在該領域的基礎研究與產品開發(fā)一度嚴重缺乏國際競爭力,而歐美技術用于復雜修復時,仿生設計效率、制造精度和材料的力學美學仿生度不足,臨床操作煩瑣!弊2001年,孫玉春和國內院校、企業(yè)從研發(fā)最具挑戰(zhàn)的全口義齒入手,再到可摘局部義齒、固定義齒,不斷試錯,目的只有一個,讓失去牙齒的患者擁有一口為自己量身定制的假牙。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如今,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團隊原創(chuàng)研發(fā)的復雜口腔修復體人工智能設計軟件、3D打印工藝設備和仿生氧化鋯材料,已經可以讓“數(shù)字化義齒”的修復,變得高效、舒適而美觀。
經由這套解決方案研發(fā)出的8種產品,均可完全替代進口并出口海外,仿生氧化鋯材料產品已經推廣到全球120多個國家,全球每年可生產近千萬顆假牙。
在2021年中關村論壇上揭曉的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中,孫玉春所在的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前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愛迪特(秦皇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巴登技術有限公司等機構,憑借“復雜口腔修復體的人工智能設計與精準仿生制造”共同摘得北京市技術發(fā)明一等獎。
Jietu20211011-093604.jpg (77.48 KB, 下載次數(shù): 142)
下載附件
2021-10-11 09:36 上傳
團隊研發(fā)的復雜口腔修復體人工智能仿生設計軟件,受訪者供圖
在國外CAD軟件與國內手工設計之間尋找靈感
根據(jù)《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2018),我國35歲以上成人平均失牙4.7顆,各年齡組缺損缺失牙齒達數(shù)十億顆。
口腔修復體,俗稱的假牙,成為目前人類重拾咀嚼功能的唯一幫手!芭袛嗉傺蜡熜У年P鍵,是假牙的設計制造精度與仿生匹配度!睂O玉春介紹,進入21世紀,人工智能在口腔醫(yī)學領域的價值被看見。但假牙的人工智能設計,長期依賴于歐美國家基于解析幾何算法的CAD軟件,這種軟件聚焦于每一顆牙齒單獨設計,應用難度大且效率低。
將近10年的時間,孫玉春常常一手拿著國內假牙技工大師做的假牙模型,一手利用國外軟件排列每一顆假牙的位置,“但始終沒有手工排得好。”
差異來自不同的技術路線,“用歐美軟件設計時,要用鼠標對每顆牙齒的空間位置、姿態(tài)和三維形狀進行逐個交互式調整,每顆牙齒就需要考慮上下左右前后6個自由度,全口28顆牙齒需反復調整168個自由度。傳統(tǒng)技師多年積累的手工排牙經驗和操作技巧,想用鼠標和鍵盤逐一調整,難度極大,效果難以媲美傳統(tǒng)手工。”
快要放棄時,孫玉春靈光一現(xiàn),“何不把中國技師做好的假牙看成一個整體,再根據(jù)每個患者的個體情況,整體調整義齒的三維外形參數(shù)?中國的病人多、可以參照的經驗多,如果把以往技師做好的假牙的數(shù)據(jù)掃描進電腦,再根據(jù)患者的個性化需求變形,就像蓋房子,把一塊一塊壘磚的過程,變成整棟房子遷移的過程,而這個房子又可以根據(jù)環(huán)境自適應變形,是不是就可以突破國外軟件設計效果和效率的瓶頸?”
Jietu20211011-093608.jpg (74.95 KB, 下載次數(shù): 118)
下載附件
2021-10-11 09:36 上傳
團隊研發(fā)的口腔醫(yī)療制品智能3D打印工藝裝備,受訪者供圖
用1000多副手工假牙模型摸索了5年建成數(shù)據(jù)庫
化零為整的思路,讓孫玉春團隊把目光瞄準北大口腔醫(yī)學院最初積累的1000多副假牙的模型,他們把這些模型掃描進電腦,數(shù)據(jù)建模。但理想照進現(xiàn)實并不輕松,一個重要的瓶頸在于,如何從海量數(shù)據(jù)中挑選出有用的,繼而找出或者生成最適合當下患者的獨一份?
“一次經過人臉識別儀時,我發(fā)現(xiàn)屏幕上就會立即顯示我的信息,我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將患者的牙頜樣貌用特征骨架進行唯一性定量描述,與數(shù)據(jù)庫里的數(shù)據(jù)匹配,找到最匹配的?”孫玉春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接近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想法,終于讓他們邁出實質性一步。
利用這1000多副模型,經過5年的摸索,團隊最終提出基于面部中線、口角線、唇高低線、牙頜弓曲線(寬度、深度、曲度)、等10余個關鍵變量的指標體系,他們根據(jù)這些指標采集患者的信息,幾秒鐘就能在參數(shù)化數(shù)據(jù)庫中找到最適合當前患者的標準假牙模板。如今,他們研發(fā)了中國首創(chuàng)、設計效率國際領先的全口義齒、可摘局部義齒人工智能設計軟件。
之后,他們的研發(fā)按下快進鍵。現(xiàn)在,他們的數(shù)據(jù)庫里已經有全國近20萬副假牙模型!艾F(xiàn)在國內有約570家假牙加工廠在用,每天可以設計1700多副假牙模型。”孫玉春介紹,利用這兩套軟件,假牙的設計效率可以提升2倍。
Jietu20211011-093613.jpg (59.71 KB, 下載次數(shù): 130)
下載附件
2021-10-11 09:36 上傳
團隊研發(fā)的仿生疊層氧化鋯可切削材料,受訪者供圖
5年打印300公斤廢料終建立原創(chuàng)齒形結構打印參數(shù)庫,打印精度達國外3倍
把設計圖變成真真切切的假牙,遠隔千山萬水。孫玉春發(fā)現(xiàn),早期歐美進口的金屬3D打印裝備為單激光掃描,排版設計過程過于煩瑣、智能分析判斷能力不足、支撐數(shù)量過多,需要大量的手工調整和打磨后處理操作,導致制造精度效率低、材料浪費大。
“打印工藝是3D打印的靈魂,有那么5年時間,我在辦公室一字排開5臺打印機,每天不停地打印各種臨床需要的制品,光打印材料就用了約300公斤,最后我們摸索出最適合齒形結構的專用3D打印工藝參數(shù)集,例如打印的角度、打印速度,層間重疊率、材料填充率、打印溫度等。”孫玉春說。
那些從打印機里落下的一個個假牙,最終成全了團隊的鍥而不舍。孫玉春介紹,團隊原創(chuàng)了3D打印自動化排版切片工藝軟件,率先研制出3套口腔專用的單/雙激光金屬3D打印裝備和物聯(lián)網運維平臺3D云,通過分類和模式識別算法優(yōu)化姿態(tài)調整和支撐添加,對精度要求更高的關鍵局部結構做自動的特殊工藝設定,突破了金屬3D打印懸垂面精度限制,實現(xiàn)設備總體打印精度持平、但關鍵局部打印精度優(yōu)于國際同類設備水平的突破。
“當時用國外典型的打印機打印出的牙冠精度只有100-150微米,但我們可以達到30-50微米!弊寣O玉春自豪地是,2017年,他們研發(fā)的打印機已經可以全面替代歐美進口金屬3D打印機,2018年同類產品中國銷量第一,2019年開始出口韓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2019年在韓國市場占有率達到40%,年應用數(shù)約1000萬顆牙齒修復體。
Jietu20211011-093616.jpg (83.29 KB, 下載次數(shù): 147)
下載附件
2021-10-11 09:36 上傳
使用“復雜口腔修復體的人工智能設計與精準仿生制造”技術,戴上假牙的患者(右),左為孫玉春,受訪者供圖
將6種氧化鋯材料疊層,用特殊結構讓假牙逼真
從牙尖到牙根,顏色、透明度、硬度是漸變的,如何尋找適合的材料用于人工智能設計和精細的制造工藝,成為實現(xiàn)假牙的逼真的咀嚼快感的最后一公里。
“氧化鋯陶瓷臨床需求量很大,歐美日長期掌握著口腔氧化鋯材料制備的尖端技術,但他們早期生產的氧化鋯材料只有一種顏色、一種透明度、一種硬度,力學、美學均與天然牙齒硬組織‘失配’,這是全球牙科陶瓷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痹趯O玉春看來,中國的患者比國外多得多,要兼顧假牙的舒適性與美觀效果,不能大量以手工操作,還需要在材料領域另辟蹊徑。
“能不能將不同材料疊層,讓假牙從上到下呈現(xiàn)同顏色、不同透明度,不同力學性能?”想清楚這一點,科研團隊找到6種氧化鋯材料進行疊層處理,而每一層都暗藏玄機。
Jietu20211011-093621.jpg (110.3 KB, 下載次數(shù): 145)
下載附件
2021-10-11 09:36 上傳
研發(fā)團隊部分成員(左四為孫玉春),受訪者供圖
“不同的氧化鋯材料里,氧化釔含量不同,這會造成假牙燒結后的晶相不同,膨脹收縮比、力學性能等指標存在差異。我們將6種不同的氧化釔成分的氧化鋯,按照一定結構壓在一起,在每層間建立了一種雙向梯度滲透的仿生界面,這個界面模仿的是天然牙齒的絞釉層,這就使假牙在制造和燒結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層間斷裂和制造精度的下降!睂O玉春說,借由這套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假牙咬合面的硬度、彈性模量遠高于天然牙釉質的難題,提升了口腔氧化鋯修復體與余留天然牙齒在功能、美學上的仿生匹配度。
在孫玉春的PPT里,有一個小視頻:一位煙臺大爺用他和團隊原創(chuàng)的技術安裝了假牙,半天后就啃上了煙臺蘋果。每次打開這個歡樂的視頻,孫玉春都會嘴角上揚。
“我們希望研發(fā)出的國產創(chuàng)新研發(fā)產品,一要比國外做得好,二是要價格適中,要能讓老百姓盡可能少地減少就診次數(shù),縮短就診時間,減少病痛,讓老百姓有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