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李堅,魯中良
供稿單位: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3D打印技術可制備具有特殊復雜結構的三維電極,新加坡國立大學的De Zhi Kong團隊基于此技術制備了一種具有穩(wěn)定電化學性能的可壓縮電池。他們制備的三維準固態(tài)鎳-鐵電池(QSS-NFB)具有良好的可壓縮性、超高的比能量密度和優(yōu)良的長期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在耐壓縮和柔性電子技術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們分別制備了超薄Ni(OH)2納米片陣列陰極和多孔α-Fe2O3納米棒陣列陽極(圖1a),其均具有超高的活性物質負載量(≥130mg·cm-3),且可壓縮性高達60%(圖1b-d)。此外,壓縮后的QSS-NFB在10.6mW·cm-3的功率下表現出優(yōu)異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10000次循環(huán)后還具有91.3%的容量保持率)和超高的能量密度(28.1mWh·cm-3)。
Jietu20210714-170642.jpg (70.68 KB, 下載次數: 95)
下載附件
2021-7-14 17:07 上傳
(a)基于3D打印技術的可壓縮QSS-NFB結構示意圖;(b–d)3D打印可壓縮QSS-NFB結構的壓縮和恢復過程實時照片。 圖1 3D打印準固態(tài)鎳-鐵電池。
3D打印可壓縮QSS-NFB電極流程如圖2a所示。首先,制備含有GO和CNT的均勻分散漿料,通過直寫成型技術在基板上沉積三維GO/CNT微晶格。其次,利用冷凍干燥的方法將三維打印的微晶格制成氣凝膠,然后在氬氣氣氛下燒結,將GO轉化為rGO。最后,采用簡單的鹽析法和溶劑加熱法在3D打印的rGO/CNT微晶格上分別生長出Ni(OH)2納米片和α-Fe2O3納米棒陣列,得到了超薄Ni(OH)2納米片陰極和多孔α-Fe2O3納米棒陽極,且其質量負載均可調。
Jietu20210714-170647.jpg (79.59 KB, 下載次數: 119)
下載附件
2021-7-14 17:07 上傳
(a)3D打印CNTs@Ni(OH)2陰極和rGO/CNT@α-氧化鐵陽極;(b)3D打印鎳-鐵電池的工作原理及電化學反應機理。 圖2 3D打印鎳-鐵電池的工藝流程和工作原理圖。
作者采用直寫成型工藝制作了可壓縮的三維rGO/CNT基微晶格電極。在壓縮應變比為60%時,3D打印的rGO/CNT基微晶格的結構可以完全恢復而不發(fā)生塑性變形,且其比容量僅損失最大容量的10%。此外,多個3D打印可壓縮QSS-NFB電極可以串聯(lián)集成在一個電芯中,進一步提高了整體輸出電壓,可以點亮大功率LED燈。以上研究結果表明,3D打印可壓縮QSS-NFB電池具有較高的機械壓縮性和良好的電化學穩(wěn)定性,是一種很有應用前景的儲能器件。
參考文獻:
Kong D, Wang Y, Huang S, et al. 3D Printed Compressible Quasi-Solid-State Nickel-Iron Battery[J]. ACS Nano, 2020, 14(8)9675-9686.
|
上一篇:通過PIP制備聚碳硅烷衍生的3D-SiC支架下一篇:3D打印專用高Mg含量Al-Mg-Sc-Zr鋁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