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21-4-15 17:51 編輯
會議:安世亞太增材賦能業(yè)務DfAM技術分享會
時間:2021年4月22日 14:00-16:00
增材制造技術進入工業(yè)領域數十年,從航空、航天到汽車、能源、醫(yī)療等領域,近30年的發(fā)展中,批量化一直成為制約增材制造發(fā)展的關鍵問題。國內工業(yè)企業(yè)蓄勢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紛紛將希望寄托于增材制造技術的應用,希望通過增材制造實現智能制造時代的轉折性突破。
“增材制造技術是對創(chuàng)新的天賜之物,它能對設計師和發(fā)明者的想法快速進行有效性驗證。增材制造可消除傳統(tǒng)制造對創(chuàng)新造成障礙的局限性,同時,允許用戶在消除高成本對創(chuàng)新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將真正的產品推向市場。設計師如果希望通過運用增材制造提高產品的價值,則需要從另外的角度進行設計上的考慮。否則,增材制造很容易成為一種低效且不經濟的產品制造方式!,這句來自《A Practical Guide to Desig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中文譯名:《增材制造設計(DfAM)指南》)書中的譯文,簡單理解就是在產品設計制造之初同時考慮到設計、增材工藝、增材制造生產模式與產能等眾多因素,即增材制造設計(DfAM,簡稱增材設計)。DfAM恰好與安世亞太提出的“基于增材思維的先進設計與智能制造一體化”解決方案高度契合。2021年初安世亞太正式將這本DfAM領域的第一本專著翻譯并推薦給業(yè)內同行,希望借此機會共同推動國內增材制造設計技術的發(fā)展。
《增材制造設計(DfAM)指南》的誕生緣由
DfAM是一種調整設計以使制造成本更低、更快或更有效的過程。通過有效的增材制造技術可以提高產量,優(yōu)化3D打印制造流程,節(jié)省時間和成本。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制造未站在系統(tǒng)高度把握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和制造過程,造成設計與工藝以及工藝與材料各自為政、嚴重脫節(jié),甚至相互割裂對立的現實局面,破解了前三次工業(yè)革命遺留下來的設計制造一體化困局。那么DfAM技術包括什么?如何實現?是否適用于所有工業(yè)領域?
4月22日,機械工業(yè)出版社華章分社聯合安世亞太,邀請安世亞太設計仿真和增材制造專家們,為我們帶來國內首場圍繞DfAM的線上主題活動“安世亞太增材賦能業(yè)務DfAM技術分享會”,帶我們共同破譯DfAM的內涵,領略被DfAM釋放潛能后的增材制造即將散發(fā)怎樣的迷人魅力。
640.jpeg (193.48 KB, 下載次數: 141)
下載附件
2021-4-15 17:45 上傳
歡迎更多關注增材技術發(fā)展,有增材技術應用需求的企業(yè)專業(yè)研發(fā)技術人員及管理者免費參與,一起邁出國內DfAM向前探索的第一步。
會議時間
2021年4月22日 14:00-16:00
會議日程
640.png (173.25 KB, 下載次數: 137)
下載附件
2021-4-15 17:45 上傳
主題分享人
段海波
640-1.jpeg (31.29 KB, 下載次數: 111)
下載附件
2021-4-15 17:45 上傳
段海波,博士,高級工程師,安世亞太公司咨詢總工程師。INCOSE CSEP(2017),MATRIZ三級(2005);ISO/TC184/SC4、ISO/IEC JTC1/SC7注冊專家;SAC/TC159/SC4、SAC/TC28/SC7委員,IEEE智能制造標準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包括數字孿生與數字化轉型,基于增材思維的先進設計與智能制造,系統(tǒng)工程與MBSE,精益研發(fā)與知識工程,基于TRIZ的計算機輔助創(chuàng)新。合著有《系統(tǒng)工程——基于國際標準的研究與實踐》;《智能制造術語解讀》;《TRIZ入門與實踐》等技術著作。
壽曉星
640-2.jpeg (28.68 KB, 下載次數: 138)
下載附件
2021-4-15 17:45 上傳
壽曉星,法國化工過程碩士學位,安世亞太DfAM賦能業(yè)務部負責人。主要負責公司在增材賦能領域的業(yè)務推廣工作。17年參與集團增材板塊業(yè)務孵化及技術、業(yè)務推廣、運營管理等工作。擁有10余年石油化工、核、機械行業(yè)工程咨詢經歷。擁有荷蘭海洋工程公司INTECSEA、英國咨詢公司KBC Advanced technology工作經歷。主持參與《增材制造設計(DfAM)指南》的版權引進及出版社聯絡工作。
李新路
640-3.jpeg (28.85 KB, 下載次數: 123)
下載附件
2021-4-15 17:45 上傳
李新路,工學碩士,任DfAM賦能業(yè)務部技術經理。負責公司在增材業(yè)務領域面向工業(yè)品的設計、仿真、工藝、制造等方面的技術及管理工作。在國內期刊會議公開發(fā)表論文3篇,參與公司申請專利15項,現授權專利3項。擁有10多年的設計仿真分析工作經驗,為三十多家企業(yè)客戶提供過設計仿真分析咨詢,參與過近百個設計仿真咨詢項目實施,行業(yè)涉及到增材制造、汽車、新能源電池、航空航天、核能等多個行業(yè)領域。
交流&抽獎
為方便直播期間以及今后針對DfAM技術溝通和交流,歡迎掃描二維碼添加安小妹微信,進入國內首個DfAM專業(yè)群,共同探討DfAM、增材制造及設計仿真等話題。并參與抽獎,獲取分享會講義。
640-1.png (147.48 KB, 下載次數: 136)
下載附件
2021-4-15 17:45 上傳
參會方式
進入“特色專題活動”專題或點擊閱讀原文均可報名。
640-2.png (94 KB, 下載次數: 135)
下載附件
2021-4-15 17:45 上傳
|
上一篇:預告:6月4至6日,2021第一屆中國陶瓷增材制造前沿科學家論壇下一篇:預告:關于召開廣西院校增材制造專業(yè)建設研討會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