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王宇濤,賀健康
骨關節(jié)炎不僅導致軟骨病變,還伴有由炎癥反應引起的軟骨下骨損傷。通過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來治療骨關節(jié)炎具有重要意義。由于銅元素在免疫反應和抗關節(jié)炎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摻入銅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Cu-BGC)可以達到治愈軟骨病變和減少骨關節(jié)炎引起的炎癥反應的目的。
中國科學院上海陶瓷研究所連同南京第一醫(yī)院和南京醫(y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3D打印的方法成功制備了Cu-BGC支架。并研究了Cu-BGC支架對所培養(yǎng)的軟骨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刺激作用以及對骨和軟骨缺損的體內(nèi)再生作用。
體內(nèi)和體外的相關研究結(jié)果表明向BGC支架中摻入Cu2+可顯著促進軟骨細胞的增殖和成熟,并誘導巨噬細胞轉(zhuǎn)變?yōu)榭寡妆硇。組織學分析表明,與CTR和BGC組相比,Cu-BGC支架顯著改善了軟骨的再生并提高了骨軟骨界面的恢復。
pic1035.png (557.29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19-11-26 10:57 上傳
圖1.在BGC和Cu-BGC支架中培養(yǎng)的支架結(jié)構和軟骨細胞的形態(tài)。 BGC(A)和Cu-BGC(E)支架的總體形態(tài)。BGC(B)和Cu-BGC(F)支架的SEM圖像。在BGC(C)和Cu-BGC(G)支架中接種后的軟骨細胞的SEM圖像,在BGC(D)和Cu-BGC(H)支架中接種后的軟骨細胞的CLSM圖像。與BGC支架相比,Cu-BGC支架中的軟骨細胞顯示出更好的微絲形態(tài)。
pic1036.png (635.2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2019-11-26 10:57 上傳
圖2.術后8周和12周的體內(nèi)軟骨和軟骨下骨再生情況。A1-3和D1-3:CTR組,B1-3和E1-3:BGC組,C1-3和F1-3:Cu-BGC組。(G1-L3)術后8周(G1-I3)和12周(J1-L3)的H&E染色。 G1-3和J1-3:CTR組,H1-3和K1-3:BGC組,I1-3和L1-3:Cu-BGC組。藍色、紅色以及黑色、分別代表骨、軟骨及支架。
本研究所制備的Cu-BGC支架具有穩(wěn)定釋放的Cu2+離子的能力,來自Cu-BCG的含銅離子產(chǎn)物可以有效刺激軟骨細胞的成熟。Cu-BGC支架改善了軟骨的再生并促進了骨軟骨界面的構建,而巨噬細胞中的抗炎細胞因子可減少軟骨組織的損傷。研究表明,Cu-BGC支架具有調(diào)節(jié)體外免疫反應和促進骨軟骨組織再生的能力,這是預防與骨軟骨缺損相關的骨關節(jié)炎發(fā)展的可行策略。
參考文獻:
Rongcai Lin, Cuijun Deng2, Xuxiang Li, Yaqin Liu, Meng Zhang, Chen Qin2, Qingqiang Yao,Liming Wang1, Chengtie Wu2,Copper-incorporated bioactive glass-ceramics inducing anti-inflammatory phenotype and regeneration of cartilage/bone interface[J]. Theranostics,2019;9(21):6300-6313.
供稿人:王宇濤,賀健康 供稿單位: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上一篇:口腔醫(yī)療3D打印項目“第七元素”獲融資界認可下一篇:惠程科技與中長勝投資合作,推動投資以色列Xjet公司落地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