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pacefactory-wins-second-phase-3-nasa-3d-printed-habitat-challenge-1.jpg (78.87 KB,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2019-2-8 11:23 上傳
NASA 3D打印棲息地挑戰(zhàn)賽的第一階段于2015年開始,2019年2月8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第3階段3D打印棲息地挑戰(zhàn)賽已經(jīng)開始。 在實際施工階段之前有一個虛擬階段,AI SpaceFactory是其中一個參賽者,他們的棲息地原型是用“火星聚合物”3D打印的,可以用已經(jīng)在紅色星球上生長的植物上的材料制成。
ai-spacefactory-wins-second-phase-3-nasa-3d-printed-habitat-challenge-2.jpg (15.72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19-2-8 11:30 上傳
這家總部位于紐約的建筑和技術(shù)公司獲得了88,353美元的獎金,此前他們自稱3D打印的亞規(guī)模棲息地MARSHA被美國宇航局選為該競賽的五名決賽選手之一。 與使用混凝土材料的其他挑戰(zhàn)者不同,AI SpaceFactory根據(jù)火星上可用的物質(zhì)配制了玄武巖纖維增強聚乳酸(PLA)聚合物。 他們的材料經(jīng)過了第三方實驗室的驗證,根據(jù)新聞稿的描述:“它被證明在各種重要方面都優(yōu)于混凝土:卓越的拉伸和抗壓強度,凍融循環(huán)中的極端耐久性和增強的延展性。 該聚合物還提供優(yōu)異的宇宙輻射吸收和耐熱性(絕緣),并且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制造!
ai-spacefactory-wins-second-phase-3-nasa-3d-printed-habitat-challenge-3.jpg (70.2 KB,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2019-2-9 09:03 上傳
該團(tuán)隊采用現(xiàn)場資源利用(ISRU)來解決火箭的問題:每十磅火箭(或貨物)需要90磅的推進(jìn)劑,因此采用火星上的材料來3D打印棲息地越多,到達(dá)那里所需的燃料就越少,從而節(jié)省了大量資金。
ai-spacefactory-wins-second-phase-3-nasa-3d-printed-habitat-challenge-4.jpg (49.42 KB, 下載次數(shù): 46)
下載附件
2019-2-9 09:05 上傳
挑戰(zhàn)者被要求自主建造蓄水池,AI SpaceFactory在極端溫度下基于強度,抗沖擊性和耐久性獲得第二名。 盆地必須在巖石表面上進(jìn)行3D打印,并包括穿透盆地墻壁的預(yù)制閥門; 閥門也必須通過機(jī)械臂自動插入。 這些盆地也經(jīng)過了靜水壓力和泄漏測試。 隨著太空旅行,賭注很高,因此競爭的要求同樣嚴(yán)格。 因此,最高獎金是500,000美元。 毋庸置疑,AI SpaceFactory團(tuán)隊很有動力展示火星上3D打印棲息地的可行性。
ai-spacefactory-wins-second-phase-3-nasa-3d-printed-habitat-challenge-5.jpg (77.52 KB, 下載次數(shù): 36)
下載附件
2019-2-9 09:07 上傳
AI SpaceFactory的1,200加侖水盆僅在24小時內(nèi)進(jìn)行3D打印,根據(jù)3D打印標(biāo)準(zhǔn),速度極快,但考慮到最終原型棲息地將在4月份在現(xiàn)場觀眾面前進(jìn)行3D打印,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編譯自:3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