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D打印技術正在和航空航天、生物、醫(yī)療、汽車、快消、制造、教育等行業(yè)發(fā)生著光與電的連鎖反應,對于增材制造這個大門類,工藝和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應用當然也包括時尚和藝術,每一年全世界的時尚圈都會和3D打印結合做幾個大秀,許多明星藝人和新科技結合的越來越頻繁,去年年底范冰冰范爺也穿上了3D打印的裙子參加活動,科技和時尚加持,直接送上當天熱搜排行,而這條裙子的設計師來自荷蘭的Iris van Herpen。2016年,澳大利亞搖滾歌星Dan Sultan剛剛發(fā)布了他的最新單曲《Magnetic》,利用了3D打印技術創(chuàng)作了MV。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301.png (668.36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3D打印+藝術家+明星=320.000.000播放量不過,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案例發(fā)生在2015年,通過跨界的合作融合3D打印+明星+科幻等多種元素,騰訊視頻播放量3.2億,期間藝人貢獻流量,而藝術家貢獻新的看點及話題。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306.png (559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311.png (322.71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318.png (396.62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DBS創(chuàng)始人、擁有藝術家設計師多重身份的劉泳岐為歐豪定制可穿戴機械外骨骼,與歐豪《Rims》這首帶有hiphop旋律的音樂成為當年最潮最酷的藝術表現(xiàn)。MV展現(xiàn)了都市現(xiàn)代人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個性生活。
最潮音樂MV和3D打印技術的碰撞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341.png (386.79 KB, 下載次數(shù): 42)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第一,藝術家是如何打造藝人歐豪身穿的機械外骨骼設定,這套機械外骨骼經(jīng)過三維設計,整套裝備80%的零件經(jīng)過數(shù)十臺FDM 3D打印機不分晝夜的打印了上百組零件,然后進行精工裝配,呈現(xiàn)了未來戰(zhàn)士的先鋒科技感;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346.png (667.32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第二,音樂人也是華語歌壇的90后重磅藝人歐豪,為了拍攝這個MV身穿機械外骨骼高空吊威亞超過10個小時,真心是拼了;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355.png (421.44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第三,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觀中,呈現(xiàn)出的藝術風格更加硬朗冷酷,將設計、科技、機械、控制、節(jié)奏進行了完美的融合,與以往3D打印在時尚圈結合完全不同,我們在MV中得到了更多的話題性,隨著節(jié)奏和視覺沉浸在一個虛擬世界;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01.png (1.16 MB, 下載次數(shù): 55)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第四,把這個MV當做一個項目來看,它創(chuàng)作的時間是在2015年,3D打印行業(yè)應該沒有太多人關注到這個項目,而歐豪穿的這套機械外骨骼的零件,大部分由FDM 3D打印機制作完成,在沒做任何表面處理的情況下毫無粗糙感和違和感,這需要對FDM技術有非常好的理解才可以發(fā)揮到很極致。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23.png (382.15 KB, 下載次數(shù): 51)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第五,MV播放量達到了驚人的3.2億,碾壓國內(nèi)外3D打印應用的關注。
對話“機械思維”藝術家劉泳岐
今天,我把這個故事翻出來,采訪了這首MV從開始到結束全程參與的藝術家劉泳岐,看他是如何理解當時的經(jīng)歷?
問:這個mv和3D打印結合的案例是什么時候做的,從開始到結束總共用了多久時間?
泳岐:說來話長,這是好久以前的一件事了,從策展人開始找到我聊展覽的計劃算應該是2015年初甚至更早,展覽opening是在2015年12月17日,我到現(xiàn)在還留著那張海報。
問:這個項目是怎么開始的?
泳岐:這讓我想起了姜文的一步之遙,因為當時我還沒有那么多3D打印機,但是隨著我與策展人游尚尚一次又一次碰撞著想法,溝通戰(zhàn)線拉的很長,慢慢的我對制作的把握其實越來越大了。
問:你在這個項目中具體做了哪些事情?
泳岐:我出拍攝場地,前幾個鏡頭都是在我工作室,我出設計,我出制作,劇組后勤一些工作也幫了不少忙。
問:你是怎么理解3D打印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和價值?
泳岐:我從2012年買的第一臺3D打印機,木頭殼兒那種,好像叫閃鑄吧,使用期間對我啟發(fā)很多……而展覽當時是2015年,3D打印不溫不火,行業(yè)里面新技術出來不少,但是行業(yè)外對3D打印仍然蒙上一層面紗,我甚至覺得今天,行業(yè)外仍然對3D打印理解甚少,所以3d打印對于藝術或者設計上的價值自然是大,搞不懂那幫人為什么不去使用。
問:對3D打印和設計的理解是什么?
泳岐:關于3D打印設計,先閑聊一下設計吧,design這個詞很多人說是包豪斯定義的,不管是誰定義,設計其實就是在那個背景應運而生,而工業(yè)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大時代命運,人們不得不加快生產(chǎn)效率,設計是一種迫切的目的,所以引發(fā)新一輪的工具和材料的變革,人們發(fā)明各種設備在各種行業(yè)里從事更快更“好”的生產(chǎn),所以設計一開始就是目的為先不是理念為先。而3D打印算是一個新的工具的發(fā)明,如何使用它的經(jīng)驗方法就是3D打印設計,3D打印的料性、特征、機理、以及效率等因素需要不斷洗刷從前的工業(yè)設備及材料認識,所以3D打印一定會幫助更多設計師,同時也會破壞一定的平衡,比如我經(jīng)常會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傳統(tǒng)行業(yè)是該保留還是該滅亡。
問:你認為這個項目完成后,有哪些收獲?有哪些亮點?
泳岐:渡劫唄,工作量超出了我的預期很多,我把項目評估簡單了,但是經(jīng)過這次以后,我判斷力越來越準了,那個時候拼的是體力和精神,但是我完成了。遺憾也是蠻多,隨著時間推移留下來最寶貴的是經(jīng)驗吧。亮點嘛,我沒從這個角度考慮過,畢竟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夸,我還是很欣賞當年我的勇氣,居然用基礎的FDM技術拍這個量級的藝人mv,很草率,但是導演組和制片也沒覺得有啥不妥,換成現(xiàn)在的我不會再那么冒險了。
問:還和哪些明星、藝術家有過哪些合作?
泳岐:我后面的確認識了更多中國頂尖的藝術家和藝人,但是我了解他們的習性和工作屬性,在這里我不便透露太多幕后工作,天娛這個展覽我不在幕后在面兒上,所以勉強刷刷流量,謝謝!
最享受的是過程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28.png (472.57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前期與制作團隊一輪又一輪的溝通碰撞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33.png (399.55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泳岐與歐豪在討論設計方案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38.png (352.47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花了大量的時間在機械外骨骼的設計迭代和制作商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43.png (497.58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3D打印技術是快速迭代最好的驗證工具之一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49.png (521.75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54.png (606.52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當時就是靠這些并聯(lián)臂FDM桌面3D打印機來完成整個項目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459.png (531.78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04.png (548.76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09.png (533.63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這套來自德國的微型機床在制作中同樣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泳岐看來,3D打印并非萬能,需要結合不同工具和工藝才能發(fā)揮更大價值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15.png (523.5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泳岐的制作團隊經(jīng)常在公司加班中度過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20.png (577.12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打印了數(shù)百個零件來驗證和制作機械外骨骼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25.png (862.94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3D打印的零件拼起來的外骨骼局部,進行電控測試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43.png (490.24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39.png (616.75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30.png (512.94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34.png (468.19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48.png (550.31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53.png (587.22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經(jīng)過局部的組裝和測試,最后進行整體拼裝測試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558.png (497.65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603.png (615.94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通過藍牙模塊向機器人發(fā)送指令測試(上)
整個制作團隊加班餐(下)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607.png (559.72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不分晝夜的大量測試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612.png (428.28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終于可以穿在歐豪身上進行測試了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616.png (388.64 KB, 下載次數(shù): 46)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MV拍攝現(xiàn)場
認識藝術家劉泳岐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621.png (206.13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在周圍很多人看來,他是一個將3D打印機玩到登峰造極的設計師、藝術家,無論哪個稱呼,他仍在堅持他的原創(chuàng)藝術,過去多年積累了整個制造業(yè)的供應鏈經(jīng)驗?梢哉f,過去幾年,他游走在藝術、設計、機械、控制、工業(yè)制造、供應鏈、技術、材料各個細分學科之間,做了大量的實驗工作。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627.png (665.5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他從小就喜歡看美國科幻電影,癡迷于電影里的機器人和機械,拆了并組裝了家中所有能拆的東西后,這種“機械情結”日益深刻。他的也在不斷地學習中變得更加成熟縝密,并積極大膽地用“機械思維”來探究跨界藝術的形式。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632.png (417.69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2009年劉泳岐從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畢業(yè)后,跨界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新型材料與創(chuàng)作手法。劉泳岐堅定地認為:“未知并不代表障礙,技術更像一門外語,溝通讓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同時去開啟一個世界”。在中科院期間,劉泳岐吸收了機械學、數(shù)學、工程學、材料學等多元學科的相關知識,成為中國最早一批接觸3D打印技術的人。并將3D打印技術與藝術創(chuàng)作和機械仿生的融合,制作出了多個仿生機械藝術裝置。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646.png (728.63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多年“機械思維”的理論和實踐賦予他藝術創(chuàng)作中敏銳的洞察力,2015年劉泳岐被邀請參加天娛傳媒舉辦的”明日派對”展覽。將機械仿生和未來科技與跨界藝人李宇春、歐豪合作,傳達藝術、娛樂與未來科技跨界合作的全新世界觀。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703.png (1.07 M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2016年被邀參加北京國際設計周,劉泳岐將多年在研究“機械思維”方法論與“機械思維”下創(chuàng)作的作品“羽YU”永動儀帶到展覽現(xiàn)場,吸引了無數(shù)媒體的關注。如今,這款作品限量100套在drivepro全國14家門店同步銷售,讓我們一起收藏歲月沉淀之美。
微信截圖_20180528152708.png (269.98 KB, 下載次數(shù): 50)
下載附件
2018-5-28 15:37 上傳
近期,在“羽YU”限量量產(chǎn)之后,第一款“大羽”將在2018北京科技大學首屆人工智能與創(chuàng)新設計展覽上,并將做《3D打印與智能制造》的主題分享,作為北京科技大學特聘副教授,劉泳岐在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中積累的經(jīng)驗和對技術、材料的理解通過教學分享薪火傳遞。
來源: 活字印刷
|
上一篇:俄羅斯下一代Mi-171A2直升機使用3D打印和拓撲優(yōu)化技術下一篇:50人免費領到PolyMax™ PLA 后,評價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