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混凝土打印工藝
混凝土打印工藝由英國拉夫堡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提出,該技術與輪廓工藝相似,使用噴嘴擠壓出混凝土通過層疊法建造構件。該團隊研發(fā)出一種適合3D打印的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并測試了這種混凝土的密度、抗壓,抗折強度,層間的粘結強度等物理性質,證實該混凝土可以用于混凝土打印技術。目前該團隊用混凝土打印技術制造出了混凝土構件。表2 為混凝土打印工藝與輪廓工藝和D-Shape工藝的對比:
微信截圖_20171230212544.png (118.13 KB, 下載次數(shù): 522)
下載附件
2017-12-30 21:26 上傳
2014年8月21日,蘇州的建筑材料公司盈創(chuàng)使用一臺巨大的3D打印機,采用特殊的墨水—混凝土進行打印,在一天內主要利用可回收材料,建造了10棟200平方米的毛坯房,展示了3D打印機的強大功能。
微信截圖_20171230212549.png (334.46 KB, 下載次數(shù): 542)
下載附件
2017-12-30 21:26 上傳
4)尼龍纖維激光燒結工藝
英國倫敦設計工作室Softkill Design正著手使用3D打印技術建造大批量民用住房。這些房屋以骨骼架構為原型,以纖維尼龍為結構制作所有的部件需要三個星期,組裝起來則只需要一天。這種3D打印房屋概念將是房屋建造的革命性改變,甚至能夠最終解決英國住房危機。2012年,倫敦設計工作室Softkill Design 的設計師們運用3D打印機打印出了一個1:33比例的房子模型 ProtoHouse1.0(圖2-17),它并非采用實墻建造模型,而是采用纖維材料打印而成,外形似如洞穴。
微信截圖_20171230212557.png (504.9 KB, 下載次數(shù): 550)
下載附件
2017-12-30 21:26 上傳
ProtoHouse1.0共分30節(jié)段打印,各房屋組件是場外制造的,在3D打印機實驗室使用激光燒結生物塑料,并添加金屬等較堅固的物質制成。打印好之后運送至建筑基地拼裝,用尼龍搭扣或者像鈕扣一樣的扣合件進行固定。這種方式比現(xiàn)場采用沙子和混凝土3D打印制造的效果更好。截至2013年3D打印制造的纖維結構只有0.7mm厚。而下一步,在前者的研究和開發(fā)的基礎上,將打印出一幢4m×8m的單層建筑ProtoHouse2.0。建造3D打印房屋的成本并未公布,但雷特辛表示,伴隨著3D打印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將逐步降低制造成本,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建造經濟型3D打印房屋將成為現(xiàn)實。
5)粉末壓實與蒸汽固化工藝
恩斯赫德(荷蘭東部城市)的學者A. Budding在粉末壓實的快速成型技術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在這類特殊設備上的研究,馬里博爾大學的DanijelRebolj提出一種新的建筑技術概念,可以在納米級的層次進行施工追蹤。美國華盛頓大學的Ben Utela等在3D打印建筑的工藝方面提出了5個步驟:材料配合、粘結劑選擇、粘結配方和測試、打印流程規(guī)范、后期處理等。泰國國家金屬和材料技術中心的R. Chumnanklang等研究低成本的水溶性天然高分子粘結劑、羥磷灰石顆粒噴霧干燥技術在3D打印中的應用。 圖 2-18為世界首座3D打印辦公樓。
微信截圖_20171230212603.png (536.3 KB, 下載次數(shù): 546)
下載附件
2017-12-30 21:26 上傳
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Joseph Pegna研究了新的加法制造的3D打印對于建筑施工自動化的效果,研究蒸汽固化工藝,評估了這種大型建筑結構的固體成型技術的前景。麻省理工學院的史蒂文.基廷等提出了使用機器人技術用復合材料制造和復制的3D打印。英國的拉夫堡大學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的T.T. Le 等研究了用3D打印技術通過9mm直徑噴嘴打印逐層累積的結構構件。這不同于傳統(tǒng)的施工,密實分層過程中的混凝土達到很高的拉壓強度。
6)建筑構件拼裝與整體建筑打印結合的工藝
3D打印建筑工藝設計需要更多地和仿生學結合,設計輕質高強度的結構,來彌補3D打印建筑不便采用傳統(tǒng)建筑鋼筋帶來的強度損失。未來的3D打印建筑發(fā)展方向將分為建筑構件打印后拼裝、整體建筑打印和兩種工藝互補等形式。
微信截圖_20171230212608.png (894.83 KB, 下載次數(shù): 561)
下載附件
2017-12-30 21:26 上傳
此外,現(xiàn)行的沙袋地球屋(Sand bag earth house)可以采用CC打印工藝整體完美實現(xiàn)。其原理是采用包裝好的沙袋碼疊成圓拱形,構筑非常自然的居住環(huán)境(見圖3-2、圖3-3)。國內的新農村建設可以以此為樣板。
微信截圖_20171230212613.png (782.08 KB, 下載次數(shù): 542)
下載附件
2017-12-30 21:26 上傳
7)3D打。珶o人機技術 英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和英國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于未來3D打印借助BIM,再新添無人機雙翼后,將在災難安置房領域發(fā)揮的作用有了更高的期待。
這種3D打。珶o人機的技術被稱為“空中添加建筑制造”(Aerial Additive BuildingManufacturing),簡稱AABM。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通過AABM,實現(xiàn):無人機搜集現(xiàn)場信息—將搜集到的信息提供給BIM軟件—設計結構—使用具有3D打印功能的攜帶了打印材料的多架無人機進行建設。
研究人員稱,AABM技術不僅能被用于災后應急建筑的建設,還有可能成為一種改變所有建筑類型的新方法。
這不是首個旨在打造災難或應急住房的3D打印項目。難民住房危機或將通過使用機器人組裝3D打印的預制構件以非常經濟的方式得到解決。
但是,這是史上首次運用3D技術+無人機進行現(xiàn)場建設,而無需使用大型打印機或預制構件的方法。
第三部分 3D打印建筑的發(fā)展前景
微信截圖_20171230212618.png (681.87 KB, 下載次數(shù): 581)
下載附件
2017-12-30 21:26 上傳
3.13D建筑打印技術對于傳統(tǒng)技術的優(yōu)勢
與傳統(tǒng)施工工藝相比,3D建筑打印技術的優(yōu)勢主要有:
1)施工速度至少要快10倍,且建筑類型、復雜性等因素不會增加建設成本;
2)由于全程由電腦程序操控,直接基于CAD設計等的施工建造只產生5~10mm的誤差,該技術允許的精度和設計自由性在過去聞所未聞,建筑師和工人間的問題將不再阻礙建筑師所要表達的設計想法;
3)不需要模板,定制型強,可塑性好,可打印出任何細節(jié)特點與復雜曲面、管道等;
4)可以使消費者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量身定制產品;
5)無需人工干預意味著建筑行業(yè)傷亡事故風險的大幅減少,大量節(jié)省人員勞工,且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費降低;
6)可以就地取材,極大節(jié)省建造的運輸成本;
7)由于是整體結構成形,建筑抗震性能大大增強;
8)可以適應惡劣環(huán)境,如在高原、雪山、沙漠、海洋、甚至地外星球等人為施工條件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下進行施工建造;
9)可以運用于古文物保護中,精準恢復古建筑的殘損、遺失部分;
10)可以降低建筑粉塵污染,減少霧霾,保護環(huán)境實現(xiàn)綠色環(huán)保。
11)回收建筑垃圾、工業(yè)垃圾和尾礦,通過技術處理、加工、分離,使之成為3D打印建筑“油墨”的原材料。
3.23D打印建筑技術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優(yōu)勢
1)前期開發(fā)階段。目前大部分的工程建設項目在前期開發(fā)階段主要通過二位圖形想象三維空間,只能通過相關設計圖紙或者意向圖來表達工程項目的需求。而利用3D打印建筑模型,可以圍繞模型進行討論,能夠清晰的看出工程建設項目的優(yōu)勢與不足,集思廣益,使工程項目的建設能夠盡可能的表達出各方的需求。
2)方案設計階段。3D打印建筑模型能夠很好的展示出建筑物所在區(qū)域的環(huán)境背景,尤其是在大型建筑群的建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考慮工程項目建成后對周圍建筑及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利用3D打印建筑模型可以清晰的看出建筑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程度,能否與環(huán)境或規(guī)劃相符合。
3)項目技術設計和營造階段。項目的技術設計和細部處理、風格展現(xiàn)等方面都可以較現(xiàn)在更加深化細致。例如在裝修裝飾的內飾材料、內部空間的陳設和裝飾物品,都可以通過模型得以展現(xiàn),這將滿足人民對于房屋裝飾的個性化需求。
4)項目實施階段。工程建設實施階段只需要一臺電腦和打印機、圖紙就可以打印出建筑。工程建設的數(shù)字化控制與施工,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有效的縮短建設工期。
5)項目的最終成果展示階段。3D打印建筑模型,不僅是施工過程中的媒介,更能夠作為一種成果展示工具,展示出建筑的最終形態(tài)。通過3D打印建筑模型,使建筑物變得清晰直觀,能夠幫助客戶了解建筑的設計風格,贏取客戶的信任。
3.33D打印建筑發(fā)展的問題
3D打印建筑雖然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在打印材料、打印方式、打印設備、設計方法、施工工藝和標準體系等方面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建筑3D打印目前發(fā)展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上述問題。
1)打印材料
打印材料是3D打印建筑的核心技術,未來3D打印建筑的發(fā)展和突破是以打印材料的突破為基礎的。目前采用的打印材料主要是以混凝土為基材,存在著抗拉強度低、抗裂性能差、韌性差、構件易脆性破壞等問題。因此,尋找具有良好性能的打印材料是3D打印建筑當前發(fā)展的關鍵。
2)打印方式
目前3D打印建筑采用的打印方式還局限于傳統(tǒng)的打印方式!拜喞に嚒焙陀瘎(chuàng)采用的打印方式類似于FDM技術(熔積成型技術),通過“擠出”半凝固的打印材料來構建物體,但是這種打印方式存在一個矛盾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打印材料迅速形成強度,在打印過程中上層材料的堆積會對下層材料形成壓力,如果打印材料在短時間內沒有形成足夠的強度,就會在壓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另一方面,如果打印材料迅速“固化”,則兩層打印材料之間的層間黏結性能就比較差,形成構件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癉—shape”采用的打印方式類似于SLS技術(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首先鋪設層狀粉末(砂子),再將粉末黏結構成構件,但是這種打印方式的問題是打印速度較慢,不適于像建筑之類的巨型構件。因此,3D打印建筑的打印方式還需要跳出已有思維方式的束縛,還需進一步探索更適于建筑建造特點的打印方式。
3)打印設備
目前3D打印建筑設備主要是采用軌道式,這種方式的特點是結構簡單穩(wěn)定,打印精度高,但不適于現(xiàn)場作用。在3D打印建筑的發(fā)展初期,主要是針對農村地區(qū)住宅和別墅等多層住宅,需要現(xiàn)場作業(yè),這就需要開發(fā)集運輸、攪拌、打印、吊裝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打印設備。打印設備能夠運輸纖維材料和夕l-JJn劑到達打印場地,并攜帶部分現(xiàn)場不能打印或打印難度較大的預制構件。主要的打印材料如水泥、砂子、水等由業(yè)主白備,打印設備按特定的配合比對原材料進行配制和攪拌。然后打印設備按設計要求現(xiàn)場打印墻柱構件,并按照設計要求調整打印墻體的寬度,同時打印設備還可在打印過程中對墻體進行抹平等處理。打印完1層墻體后,打印設備可對打印機械進行調整,使其能夠吊裝預制的樓板、梁等構件。吊裝完成后又可進行下一層構件的打印。
4)設計方法
目前建造3D打印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還屬于探索階段,沒有成熟的設計理論和方法可以借鑒。由于3D打印建筑與傳統(tǒng)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在材料性能和建造工藝上有較大區(qū)別,因此需要在充分了解材料性能和構件性能的基礎上研究適于3D打印建筑的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
5)施工工藝
3D打印建筑技術作為一種全自動的施工方法,與傳統(tǒng)的以人力為主的施工方法相比有諸多不同點,其在施工工藝方面需解決支撐、找平、配筋結構裝飾一體化等問題。
6)標準體系
3D打印建筑的打印材料標準、設計規(guī)范、施工規(guī)范、驗收標準等一系列的標準體系的制定是3D打印建筑技術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應在市場的主導作用下,以企業(yè)為主體逐步發(fā)展完善。標準體系應按照企業(yè)標準、行業(yè)標準、國家標準的順序來逐步推進。
3.43D打印建筑的發(fā)展前景
顯然,3D打印建筑的諸多優(yōu)點使其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而且隨著3D打印技術不斷進步,3D打印建筑技術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1)GRC,SRC等高檔建筑裝飾構件
GRC,SRC等高檔建筑裝飾構件造型復雜,利用傳統(tǒng)的制造方式成本較高。3D打印建筑技術由于不需要磨具,可以直接打印異形復雜的裝飾構件,可以充分發(fā)揮其技術特點,快速打印高檔的建筑裝飾構件,為3D打印建筑的推廣奠定基礎。
2)雕塑小品
公園和社區(qū)公共區(qū)域常擺放一些雕塑小品,這些作品往往設計大膽,外形新穎,充滿創(chuàng)意,但從建造的角度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方面建造成本高,另一方面在建造過程中會丟失部分信息,無法做到與設計完全一樣。3D打印建筑可以實現(xiàn)異形構件的打印,既降低成本,又可以實現(xiàn)設計信息的無損傳遞,使最終的產品做到與設計模型完全一致。
3)別墅
在3D打印建筑的發(fā)展初期,材料成本和技術成本還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別墅的3D打印是其發(fā)展的一個主要方向。別墅主要注重外形及品質,較少考慮成本,可充分利用3D打印建筑技術的特點,打印造型奇特和復雜的別墅,并在別墅打印過程中不斷改進技術、降低成本,推動其進一步發(fā)展。
4)農村住宅在3D打印
建筑的發(fā)展中期,農村住宅的3D打印是其發(fā)展的一個主要方向。農村住宅多為2—3層的多層住宅,多為農民自建住宅,不僅成本高,而且設計施工不規(guī)范,抵抗地震等災害的能力較差。如果3D打印建筑能夠做到降低成本,采用規(guī)范的設計和施工標準,則能在農村地區(qū)得到迅速推廣,這對我國的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和農村地區(qū)發(fā)展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5)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
在3D打印建筑的發(fā)展中后期,在技術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可以利用3D打印建筑速度快、性能優(yōu)越的特點,修建以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為主的多層住宅,短時間內可以建造大量的低成本房屋,改善低收入人口的居住條件。
6)高層住宅
在3D打印建筑發(fā)展后期,在打印材料性能優(yōu)良,能滿足高層建筑抗震、抗風等要求的情況下,可以開發(fā)適于高層建筑的打印設備,實現(xiàn)對高層建筑的3D打印。這是3D打印建筑發(fā)展的長遠目標。
7)抗震救災緊急用房
利用3D打印建筑的快速建造優(yōu)勢,可在地震、臺風、泥石流、海嘯等自然災害后快速進行災后安置工作,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受災群眾進行妥善安置。由于災害重建速度跟不上,汶川地震一年多以后,仍有災民住在帳篷內,嚴重影響其生活。如果利用3D打印建筑技術,既可以利用災后的大量建筑垃圾,又可以在短時間內修建起大量的災后用房,提高災民的生活品質,快速進行災后重建工作。
8)防風固沙
草方格治沙是國際公認的防風固沙的效果非常好的辦法,但是人工鋪設速度慢,成本高,無法大面積推廣?梢岳3D打印建筑技術,以草為打印材料,可實現(xiàn)草方格鋪設的自動化,使其在沙漠環(huán)境中大規(guī)模應用。
9)太空基地
如果未來人類要在月球上建造棲息地,可以將3D打印建筑設備運送到太空基地,直接利用外星球表層的土壤作為主要的打印材料,從地球運送少量建筑材料即可。3D打印建筑技術可以更快速環(huán)保地在外太空批量建造適合人類居住的建筑。
4結語
3D打印作為一種新型生產技術,在我國建筑業(yè)領域的發(fā)展只是初露端倪,國外的發(fā)展相對更成熟,根據(jù)國外研究實踐的經驗,同時由于我國目前傳統(tǒng)建筑業(yè)存在環(huán)境污染嚴重、人力成本高、高能耗等各種問題,3D打印技術在我國建筑業(yè)領域的推廣應用具有可行性和廣闊前景。
然而,在充分的完善之前,每一項新技術在應用中都會出現(xiàn)不可預料的問題,3D打印建筑自然不會幸免。作為新興技術,3D打印建筑同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考驗。對于建筑企業(yè)來說,這既是挑戰(zhàn),同時也是機遇,相信在未來,3D打印技術會在建筑業(yè)上得到更長足的發(fā)展。
作者: 邱國鋒
來源:中天施工技術
|
上一篇:3D打印建筑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報告(上)下一篇:3D打印自由曲面的建筑房屋,2018年動工這樣的風格你喜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