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但我們必須承認,這種新型制造技術的速度還有待提高,因為對于大一些的物體,它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才能打印完成。不過或許很快,這個痛點就會消失,因為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jīng)找到了新方法,將3D打印的速度提高了數(shù)百倍之多。中國深圳一個叫摩方的企業(yè)的科學家也參與了這項技術。
1.gif (438.49 KB, 下載次數(shù): 145)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43 上傳
▲動畫原理,其中綠色是激光束,白色是樹脂槽,黑色是反射鏡。三束激光交匯的地方就會生成打印目標的全息圖像
2.gif (683.81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43 上傳
▲實際打印過程,可以看到全息圖是一個立方格
3.gif (861.21 KB, 下載次數(shù): 157)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43 上傳
▲整個打印過程耗時不到10秒,完成后將樹脂吸出即可
4.png (273.02 KB, 下載次數(shù): 133)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44 上傳
▲其它打印樣品
這種方法涉及激光全息投影,簡單來說就是用3束激光從XYZ方向同時照射光敏樹脂,在其中生成物體的全息圖,從而讓樹脂直接在空間中實現(xiàn)固化,完成打印。由于不是傳統(tǒng)的分層打印再堆積方式,這種新方法速度極快,短短10秒就能打印出一個物體。
LLNL的Maxim Shusteff博士認為,這種新方法可以大幅改善現(xiàn)有的3D打印技術,因為它不會產(chǎn)生分層造成的缺陷,例如鋸齒形或階梯狀表面。 “雖然用這種方法打印出的物體表面還不夠光滑,但我們已經(jīng)突破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概念性障礙。另外我相信,這并不會讓現(xiàn)有的3D打印方法過時,反而會成為讓它們變得更加強大的新工具。”
“我們正在演示一項新技術,能在幾秒鐘內(nèi)瞬間生成3D對象。它不是星際迷航中的復制機,但據(jù)我所知是迄今為止能將設計從數(shù)字世界帶到現(xiàn)實中的最快方法,”參與研發(fā)的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副教授方絢萊表示,“整個過程就如同工程制圖的反面。 在工程制圖中,我們會以頂視圖,正視圖和側(cè)視圖來展示3D模型。 在這項新技術中,我們會從樹脂槽的三個面發(fā)送物體3個試圖的影像,讓它們在樹脂中重疊。 而這部分的樹脂就會凝固,瞬間形成我們需要的形狀。”
值得一提的是,方絢萊教授還是中國深圳的3D打印公司摩方材料的首席科學家。摩方材料以微納米3D打印聞名,突破了超高精度&大幅面微觀3D打印的世界性技術難題,是國內(nèi)目前唯一可以實現(xiàn)大尺寸微納尺度3D打印的公司。在2017年10月20日上海舉辦的第二屆SAMA國際論壇上,南極熊就看到了他們3D打印的微納尺度模型。
204826o0007nvctxatwwbk.jpg (168.35 KB, 下載次數(shù): 128)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30 上傳
而實際上,在如此小的尺寸范圍內(nèi),仍然保持了埃菲爾鐵塔的模型細節(jié),這在摩方材料誕生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常規(guī)的FDM、SLA、DLP、SLS、SLM等技術工藝均無法實現(xiàn)。
2017年8月18日,深圳摩方材料完成6000萬元A輪融資,深創(chuàng)投領投。此前,摩方材料已在2016年6月獲得來自松禾資本、移盟資本、光之華基金的2700萬元天使輪融資。
205811svfv22clcexcap7c.jpg (88.75 KB, 下載次數(shù): 132)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32 上傳
埃菲爾鐵塔只是摩方技術水平的一種體現(xiàn),而實際上他們已經(jīng)使用PμLSE(面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制造了更多不同應用的產(chǎn)品。
1.jpg (125.91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7-12-13 22:18 上傳
△上圖為基于PμSLE(面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制作的微納3D打印生物反應器,該器件可通過控制微毛細血管的密度促進酵母細胞的生長。該研究成果來源于論文《3D microfabricated bioreactor with capillaries》,由夏春光博士與方絢萊教授在2009年共同發(fā)表于BMMD。
210251hlck434c1z3ql4kz.jpg (104.4 KB, 下載次數(shù): 118)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32 上傳
△微小的人體血管模型
091823hhc7b1zb96s8h199.png (181.05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32 上傳
△血管支架,由復雜的網(wǎng)格組成,網(wǎng)格線的粗細在97微米-185微米,如此復雜的3D打印血管支架目前只有美國頂級高校和摩方的設備可以做,該血管支架可以使用摩方推出的精度為10微米、型號為P140的打印設備直接完成。
183301a2247o25t748ng9n.jpg (168.07 K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36 上傳
△精密接插件,在接插件中間有0.3mm外徑,壁厚25微米的孔,傳統(tǒng)工藝完全無法制造。目前精密接插件在精密電子行業(yè)(手機、筆記本、精密儀器等)用途非常廣泛,也被稱作連接器。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是摩方材料通過3D打印的技術制造出了光學透鏡,2017年9月2日,摩方材料宣布與北京同仁醫(yī)院-國家眼科診斷與治療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共同創(chuàng)立“國家眼科工程中心-摩方-光學鏡片微納3D打印技術聯(lián)合實驗室”,致力于微納尺度3D打印光學鏡片的開發(fā)和應用,以求填補我國眼科治療設備研發(fā)與制造的技術空白,共同攻克該領域的科研難題。
制造出這些令人驚艷的產(chǎn)品的就是摩方材料自主研發(fā)的PμSL(面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3D打印機 nanoArchTM-P110(2微米,單材料系統(tǒng))、nanoArchTM-P120(500納米,多材料系統(tǒng))、nanoArchTM-P140(10微米精度)。
092154jx7ssf88jgmi8gng.jpg (104.14 KB, 下載次數(shù): 114)
下載附件
2017-12-13 12:41 上傳
隨著這項3D打印技術在中國落地,必將為國內(nèi)的精密加工、復雜光學鏡片、微流控制件、高溫陶瓷、4D打印、人造生物組織工程、航空航天等領域帶來新的全新的解決方案。舉一個具體一點的例子:未來某一天當你需要佩戴一副272度的眼鏡時,你不再需要糾結選擇250度還是300度的鏡片,因為摩方材料可以為你3D打印定制272度的鏡片。
如果你對摩方材料的微納3D打印技術感興趣,或者想找摩方材料合作,請聯(lián)系南極熊微信:xiong3dp
編譯自 Digital Tre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