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researchers-3d-print-shape-shifting-noodles-in-bizarre-culinary-research-project-1.jpg (20.75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17-5-27 10:31 上傳
食品3D打印這個概念雖然已經(jīng)出現(xiàn)許久,但目前依然被許多人詬病。不過近日,知名美國高校麻省理工(MIT)的一個“有形媒介小組”卻將它玩出了新高度。這個小組由MIT畢業(yè)生Wen Wang和Lining Yao(看名字絕對是華人)組成,而他們的作品就是上圖中這種可能是當(dāng)前最酷的“可變形”意大利面。它一開始是扁平的,但放入熱水后便可以自動變形,最終變成花朵的形狀,或是分列成許多小的部分。
mit-researchers-3d-print-shape-shifting-noodles-in-bizarre-culinary-research-project-2.jpg (32.3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17-5-27 10:56 上傳
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對,這與之前南極熊曾多次報道過的4D打印很像。只不過,通常的4D打印結(jié)構(gòu)都是可編程的,可以在預(yù)定的時間內(nèi)變成預(yù)設(shè)的形狀,而MIT的這種意面目前似乎還不能完全做到這些(下面會提到)。所以,將它稱為“準(zhǔn)4D打印”比較合適。
mit-researchers-3d-print-shape-shifting-noodles-in-bizarre-culinary-research-project-3.jpg (22.49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17-5-27 10:32 上傳
那么,這種意面為何能自動變形呢?原來,Wang和Yao在上面添加了兩層密度不同的明膠膜。它們吸水后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膨脹,從而令意面發(fā)生彎曲。至于變形有許多不同的樣式則是因為他們還在明膠上面3D打印了一層食用纖維。這種纖維不易吸水,所以就可以形成防水層。通過3D打印不同形狀的纖維,就可以控制明膠對水的反應(yīng),從而實現(xiàn)不同的變形。Yao表示,利用這種方法,他們甚至還可以控制變形的彎曲程度和幾何結(jié)構(gòu)。”
微信截圖_20170527093939.png (170.43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2017-5-27 10:31 上傳
變形問題解決之后,兩人便與波士頓一家高級餐廳的廚師合作試做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可變形意面:一種是用浮游生物和烏賊墨調(diào)味的扁平意面,在水中將魚子醬卷住;另一種則是寬面。這種面使用了融化溫度不同的兩種明膠,所以一旦浸入熱水或湯中,某些部分就會先融化。這樣,面條就會自動分裂成許多小的部分了。
不過這對MIT組合表示,開發(fā)這種“可變形”意大利面并非是為了好玩,而是為了節(jié)省包裝空間。“我們簡單計算過,以通心粉為例,即便是最完美的包裝仍會浪費掉67%的空間。但這種可變形意面就完全不會有這樣的問題!Wang表示。
mit-researchers-3d-print-shape-shifting-noodles-in-bizarre-culinary-research-project-4.jpg (44.5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2017-5-27 10:31 上傳
值得一提的是,為讓這種意面更有趣并被更多人接受,這對MIT組合還創(chuàng)建一個可以預(yù)測意面變形的計算模型,并做出了相關(guān)的在線交互界面。通過它,任何人都可以自己設(shè)計出自己想要的意面。
“通過多次實驗,我們建立了一個數(shù)據(jù)庫。通過它,你就能選擇不同的形狀和制造指令了,”Wang說,“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基礎(chǔ)形狀,然后調(diào)整面的厚度和分布狀況,看看最終能產(chǎn)生怎樣的結(jié)果!
最后為您奉上這項研究的論文,感興趣可以點擊這里下載。
延伸閱讀:《MIT最新黑科技:用大腸桿菌3D打印的“會呼吸”的運動服》
《MIT最新黑科技:用泡沫3D打印房子,14小時170平!》
《從3D打印到4D打印——南極熊深度解析智能材料的增材制造技術(shù)》
南極熊,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點擊進入網(wǎng)址http://www.lhkhtyz.com/
編譯自 3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