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17-5-21 12:31 編輯
西門子看到了增材制造技術的潛力:增材制造可以實現(xiàn)優(yōu)良的機械性能,粉末狀原材料細晶組織,在微觀結構上各向異性需要控制和引導。除了葉片,西門子正在開發(fā)獨特的燃氣輪機設計,憑借在能源市場100年以上的經驗,西門子將新的設計可能性轉化為客戶的具體解決方案。
2017年,西門子通過3D打印渦輪耐磨損的環(huán)節(jié)面網狀結構的專利獲批,接下來,南極熊和大家一起來領略激光金屬3D打印如何幫助渦輪部件提高耐溫和耐磨性能。
siemens_rig_patent_1.jpg (45.17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2017-5-21 10:50 上傳
圖片:西門子通過3D打印渦輪耐磨損的環(huán)節(jié)面網狀結構的專利
燃氣渦輪發(fā)動機工業(yè)中,一個顯著的趨勢是追求更高的生產效率。為了實現(xiàn)更高的效率,燃氣渦輪機運行在越來越高的工作溫度環(huán)境下。理想情況下,旋轉的渦輪葉片和渦輪部件之間的間隙要足夠小,為了應對燃氣輪機非常高的通流溫度,許多渦輪組件內的流體流動路徑需要熱障涂層(TBCs)以保護底層組件在流體流動路徑中惡劣環(huán)境下的正常運行。
siemens_rig_patent_2.jpg (41.43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2017-5-21 10:50 上傳
圖片:西門子通過3D打印渦輪耐磨損的環(huán)節(jié)面網狀結構的專利
涂層通常是陶瓷結構,可以承受極端的溫度并且磨損或耐擦傷。通過水射流加工方法,產生理想的耐磨表面輪廓。然而,這種方法的生產成本是昂貴的。西門子發(fā)現(xiàn)直接通過3D打印技術創(chuàng)建所需的表面輪廓的渦輪機組件更具成本效益。
通過激光一層一層融化金屬粉末或陶瓷增強金屬粉末,西門子制造出耐磨的網狀結構的渦輪組件。這種網狀結構包括多個網絡,每組網絡有一組的高度相對于渦輪部件的表面一致,多個交錯絞線中的至少兩組不同的高度。
siemens_rig_patent_3.jpg (97.22 KB, 下載次數: 60)
下載附件
2017-5-21 10:50 上傳
圖片:西門子通過3D打印渦輪耐磨損的環(huán)節(jié)面網狀結構的專利
根據市場研究,西門子將網格結構應用于高溫環(huán)境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8年西門子Finspong工廠的分布式發(fā)電服務部門就已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限于當時成本與技術的限制,3D打印技術僅被用于制造產品原型,在經過5年的發(fā)展和經驗積累之后,2013年分布式發(fā)電服務部門已將3D打印的應用拓展至燃燒器的修復中,如今這些應用已經融入到Finspong工廠的日常生產工藝中。
燃燒器工作在一個極端高溫的環(huán)境下,西門子的服務工程師會在燃燒器工作3萬小時之后將其拆除,然后送到Finspong工廠進行修復。在這里,工程師將燃燒器頂部去除掉一部分,然后通過近凈形3D打印技術直接將需要修復和重建的部分打印在原有的零部件上,大約20小時之后,舊的燃燒器就修復完成了,隨后工程師就可以盡快將修復好的燃燒器安裝回去,盡可能降低因停機帶來的損失。通過這種方式,西門子不僅可以對燃燒器按照原有設計進行修復,還可以根據客戶要求按照最新優(yōu)化的設計方案對燃燒器進行修復。
工業(yè)流程中產生的氫氣或合成氣是潛在的燃氣輪機燃料,西門子Finspong工廠希望能夠利用這些氣體為汽輪機提供動力,但是由于在使用時這些氣體需要通過燃燒器進行均勻混合,而現(xiàn)有的燃燒器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所以西門子一直無法將這些氣體加以利用,而經過設計優(yōu)化的3D打印燃燒器解決了氣體均勻混合的問題,讓西門子得以對這些氣體進行燃燒測試。
3D-printing-burner.jpg (35.93 KB, 下載次數: 67)
下載附件
2017-5-21 10:50 上傳
圖片:西門子3D打印的燃燒器部件
以往通過鑄造工藝制造的燃燒器由幾個拆分的部件焊接而成,通過這種燃燒器僅可在空氣中混入幾個百分點的氫氣。選擇性激光熔化3D打印技術則為燃燒器的設計優(yōu)化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經過優(yōu)化后的燃燒器擁有一個外壁和一個框架結構的內壁, 這個復雜的雙壁結構零部件最終通過金屬3D打印設備一次性完成制造,不需要將幾個單獨的部件焊接在一起。Finspong工廠的測試表明,3D打印燃燒器可以均勻混入60%的氫氣,顯著高于傳統(tǒng)燃燒器。
來源:3D科學谷
延伸閱讀:
西門子如何看3D打印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通過引入云平臺,西門子將助力Adidas批量3D打印運動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