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EngineeringForLife
近期,Edney P. e Silva,Boyang Huang等人,在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上發(fā)表了題為:In vivo study of conductive 3D printed PCL/MWCNTs scaffolds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的文章。
嚴重的骨缺損被認為是重建骨手術(shù)的主要臨床挑戰(zhàn)之一。3D 打印導電支架和外源性電刺激 (ES) 的組合是骨組織修復的潛在有利方法。在這項研究中,使用基于擠出的增材制造方法生產(chǎn)了由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內(nèi)酯 (PCL) 和多壁碳納米管 (MWCNT) 制成的 3D 導電支架,以治療大鼠的大顱骨缺損。組織學結(jié)果表明,使用 PCL/MWCNTs 支架和 ES 有助于在骨缺損內(nèi)形成更厚和增加的骨組織。使用高濃度的多壁碳納米管 (3 wt%) 和 ES 也顯著促進了血管生成和礦化。此外,支架有利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陽性細胞的形成,而添加MWCNTs看似能夠抑制破骨細胞的形成,但對破骨細胞功能(核因子κβ配體(RANKL)和骨保護素(OPG)的表達)的影響有限。ES 的使用促進破骨細胞生成和 RANKL 表達,在骨重塑過程中顯示出主導作用。這些結(jié)果表明,3D 打印導電 PCL/MWCNTs 支架和 ES 的組合是治療關(guān)鍵骨缺損的有前途的策略,并為建立使用導電支架和 ES 進行骨組織工程的最佳方案提供了線索。
640.jpeg (30.65 KB, 下載次數(shù): 160)
下載附件
2021-11-23 10:40 上傳
圖1 實驗裝置示意圖
640-1.jpeg (21.11 KB, 下載次數(shù): 179)
下載附件
2021-11-23 10:40 上傳
圖2 體外分析
640-2.jpeg (121.93 KB, 下載次數(shù): 143)
下載附件
2021-11-23 10:40 上傳
圖3 組織形態(tài)學分析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07/s42242-020-00116-1
|
上一篇:這款3D打印機器人可用于治療腫瘤 但外觀太Q萌下一篇:郴一首例應用3D打印技術(shù)導航下治療三叉神經(jīng)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