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在小批量制造領域所體現(xiàn)的成本和速度優(yōu)勢,為實現(xiàn)產品的按需定制化生產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長遠來看3D打印將對現(xiàn)有的制造模式、供應鏈產生一定影響。3D打印技術對供應鏈模式的潛在影響,已經受到了多家企業(yè)的重視,其中不乏有UPS、亞馬遜、波音等這樣的著名公司,他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打造基于3D打印技術的按需制造模式和更加高效的供應鏈。
3d-printer-for-Marines.jpg (699.71 KB, 下載次數: 139)
下載附件
2017-7-12 11:02 上傳
圖片:Military.com
3D打印技術在實現(xiàn)高效供應鏈和按需生產方面的潛力也受到了美國軍方的重視,他們將3D打印機用于制造急需更換的零配件或者是必要的工具,甚至還計劃將人工智能與3D打印設備相結合,實現(xiàn)車輛零部件的智能化定制生產。
近日,美國軍隊的增材制造發(fā)展與實施部門的負責人表示,美國某海軍陸戰(zhàn)部隊已部署了3D打印機,希望以此技術來加快供應鏈速度,快速恢復戰(zhàn)場上損壞的裝備。在此之前,美國部分特種部隊已經配備了3D打印機,具體的使用是在工程師協(xié)助下完成的,而這支海軍陸戰(zhàn)隊所配備的3D打印機將由接受培訓的士兵直接使用。
102955bt444ziu7wied19n.jpg (87.2 KB, 下載次數: 115)
下載附件
2017-7-12 11:06 上傳
該負責人還表示,迄今為止在美國軍隊的車隊中配有40臺3D打印機,由于需求持續(xù)增長,到今年秋天3D打印機的數量將增長至60-70臺。
在戰(zhàn)區(qū)中,這些3D打印機主要用于快速制造所需的零部件,例如損壞的收音機塑料外殼。通過部隊中配備的3D打印機制造這些零件,在幾個小時之內即可完成。而如果按照傳統(tǒng)方式,將需求反饋給千里之外的供應站,再將零件運輸到戰(zhàn)區(qū)當中,則需要幾天時間,甚至是更長的時間。除了收音機外殼之外,軍隊還用3D打印機設備制造專用扳手、武器中用到的夾板以及一些必要的醫(yī)療設備。
Marine-Corps.jpg (44.52 KB, 下載次數: 130)
下載附件
2017-7-12 11:02 上傳
圖片:3ders.org
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還計劃將人工智能與3D打印系統(tǒng)結合起來,實現(xiàn)車輛零部件的智能化快速制造。海軍陸戰(zhàn)隊裝備和物流副司令邁克爾·達納表示,下一代海軍陸戰(zhàn)隊卡車將使用智能診斷來識別破損的零部件,在人工智能系統(tǒng)識別出這些零部件之后,將自動下訂單,然后由3D打印設備進行按需制造。
安裝這種系統(tǒng)的過程已經在進行中,2016年美國某海軍陸戰(zhàn)隊已為20多輛軍車配備了專門的發(fā)動機傳感器,用于診斷零部件故障。今年夏季這些傳感器將完成測試,在投入使用之后軍車維修、更換配件的效率將大幅提升。
在傳統(tǒng)制造模式中,標準化的產品需要在特定的工廠中集中進行大批量生產,然后通過倉儲、物流、分銷抵達用戶手中。在此過程中,不僅生產時間長,碳排放高,還包含了昂貴的物流成本。
QQ截圖20170712110206.png (291.13 KB, 下載次數: 122)
下載附件
2017-7-12 11:02 上傳
通過這張3D打印供應鏈的示意圖,我們不難看出,3D打印技術對供應鏈的影響主要是體現(xiàn)在能夠實現(xiàn)與傳統(tǒng)大規(guī)模制造不同的小批量、按需制造,并通過分布式的服務中心,將產品快速交付到用戶手中。
根據市場研究,UPS、亞馬遜、波音等企業(yè)都在探索基于3D打印的按需制造模式。UPS的模式是為用戶搭建了按需制造服務平臺,通過在美國10大城市建立的UPS 商店,用戶可以就近在UPS 網點中訂購3D打印產品。
亞馬遜公司則申請了3D打印按需制造服務模式的專利,專利文件的內容大致可以概括如下:以汽車零部件為例,顧客可以在亞馬遜網站下單訂購置換件,并在訂貨當天就收到3D打印的商品。這套系統(tǒng)的優(yōu)點在于,亞馬遜可以保證隨時發(fā)貨,而不用在意是否有庫存。為了保證速度,3D打印工作有時甚至可以在送貨卡車中完成。波音公司在按需制造方面,申請了一個針對飛機備品備件按需3D打印的專利。按照這個專利進行管理,波音公司可以不用設立多個庫存中心存放零件備件,然后再運輸到需要的位置,波音只需搭建其一個擁有零備件CAD設計文件的在線模型庫,任何地方只需一臺3D打印機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制造出他們想要的備件。
121231giftzh8311iiiiuf.png (1.06 MB, 下載次數: 138)
下載附件
2017-7-12 11:07 上傳
除了UPS、亞馬遜、波音等企業(yè)為增強自身按需制造能力方面所做的準備,Make Time和西門子等公司還針對3D打印按需制造模式推出了在線平臺。其中,Make Time 的商業(yè)模式與滴滴打車類似,都是解決用戶與服務承接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用戶在線上傳所需要生產的產品設計圖紙,MakeTime將自動查找到合適的接單工廠,并進行零件生產和交付。西門子則正在開發(fā)一個新的基于網絡的協(xié)作平臺,該平臺將為按需產品設計和3D打印生產實現(xiàn)有效的無縫銜接。西門子新的平臺將更容易鏈接買家到微型工廠,允許用戶在世界范圍內按需訂購3D打印的零件。該平臺一大好處是可以簡化供、需雙方的合作過程并促進創(chuàng)新過程,同時加速使用工業(yè)用途最終零部件通過3D打印技術來生產的過程。
來源:3D科學谷:
延伸閱讀:
【解析】3D打印對供應鏈的影響
|
上一篇:陽銘科技推出醫(yī)療級PC聚碳酸酯3D打印線材下一篇:3D打印正以各種形態(tài)慢慢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