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同濟大學校門口建起了兩座3D打印的人行天橋。3D打印人行天橋在國內尚屬首次,目前兩座天橋都僅作展示用,不做承重測試也不允許行人通過。據南極熊觀察,應該是使用FDM 3D打印機打印的塑料材質,然后再一塊一塊粘結拼裝而成,承重能力不強,不過卻很有觀賞性。
據了解,這兩座橋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打造,長度分別為4米和11米,用以展示和探索未來的建筑技術與城市規(guī)劃。
設計團隊先在室內通過3D打印建立天橋的模塊,再運到室外進行組裝。兩座橋的橋身材質均為工程塑料,承重能力不足,目前除了展示用途之外,不用在其他途徑。
20170723154227_1479.jpg (84.13 KB, 下載次數: 117)
下載附件
2017-7-24 11:19 上傳
20170723154227_3549.jpg (75.3 KB, 下載次數: 126)
下載附件
2017-7-24 11:19 上傳
20170723154227_9036.jpg (118.63 KB, 下載次數: 106)
下載附件
2017-7-24 11:19 上傳
20170723154228_8064.jpg (81.91 KB, 下載次數: 103)
下載附件
2017-7-24 11:19 上傳
20170723154228_8849.jpg (65.38 KB, 下載次數: 112)
下載附件
2017-7-24 11:19 上傳
6f9489d6gy1fhoy6jq1q5j20zk0np0x2.jpg (48.68 KB, 下載次數: 114)
下載附件
2017-7-24 11:44 上傳
不過,大橋的設計者團隊還是上去站了一下。
65117b8bgy1fh4k18lf2yj20nm0zeahl.jpg (83.83 KB, 下載次數: 118)
下載附件
2017-7-24 11:42 上傳
這個橋原來是用機械臂改裝的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360截圖20170724114844208.jpg (65.42 KB, 下載次數: 113)
下載附件
2017-7-24 11:43 上傳
|
上一篇:美國海軍與ORNL合作,BAAM 3D打印30英尺長的潛艇船體下一篇:哈佛用細菌將CO2轉化為可3D打印的生物聚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