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研究內容已于2022年7月發(fā)表在了《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題目為《An achromatic metafiber for focusing and imaging across the entire telecommunication range》(《一種用于在整個電信范圍內聚焦和成像的消色差超光纖》)。
消色差透鏡,即所謂的超透鏡,它安裝在光纖的末端,可以通過景深成像對微小細節(jié)進行聚焦和成像。萊布尼茨光纖光子學系主任 Markus Schmidt 教授解釋說:“為了實現(xiàn)理想的光整形和消色差聚焦,目前我們實現(xiàn)了一種基于聚合物的超薄透鏡,它由具有納米柱的復雜設計組成,由3D打印制作。該結構可以直接安裝在商業(yè)光纖端面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光纖進行功能化處理,使光可以非常有效地聚焦在焦點上,并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圖像。”
研究展望
Markus Schmidt 教授指出,由于此次開發(fā)的納米結構超透鏡非常小且扁平,這種頂部帶有消色差光學器件的光纖設計為進一步推進基于光纖技術的小型化和柔性內窺鏡成像系統(tǒng)提供了潛力,并能夠實現(xiàn)更溫和的微創(chuàng)檢查。除了這一主要應用領域外,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器件還能在激光輔助治療、光纖通信和光纖傳感器技術領域中應用。